3月19日,南湖书院小广场上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文化活动——民族万花筒活动在此盛大举行。活动吸引了全校300名师生踊跃报名参加,现场气氛热烈,充满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活动伊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异科导师陈在丹、刘琪、李萌芮精心布置了活动现场,将两个展台打造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示舞台。苗族蜡染和毛南族花竹帽的展示区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苗族蜡染以其独特的图案、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而毛南族花竹帽则以其精美的编织工艺和独特的造型,彰显了毛南族文化的魅力。
在活动过程中,异科导师们首先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苗族蜡染和毛南族花竹帽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苗族蜡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其图案多以自然元素和几何图形为主,寓意吉祥、美好。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绘图、点蜡、染色、脱蜡等多个步骤,每一步都蕴含着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毛南族花竹帽则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其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选竹、破竹、编织、染色等多个环节,每顶花竹帽都凝聚了毛南族人民的辛勤和智慧。

随后,师生们在异科导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苗族蜡染和毛南族花竹帽的制作过程。在苗族蜡染体验区,师生们拿起蜡刀,在白布上绘制出各种精美的图案,然后将布料浸入染缸中染色。经过脱蜡后,一幅幅色彩鲜艳、图案独特的蜡染作品呈现在眼前,师生们惊叹于自己的作品,感受到了苗族蜡染的魅力。在毛南族花竹帽体验区,师生们在导师的示范下,学习编织花竹帽的基本技巧。通过亲手编织,师生们体会到了毛南族花竹帽制作的复杂和精细,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毛南族文化的内涵。


活动现场,师生们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气氛十分活跃。许多师生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学到了苗族蜡染和毛南族花竹帽的制作技艺,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了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活动最后,异科导师们对师生们的作品进行了展示和点评。一幅幅精美的蜡染作品和一顶顶独特的花竹帽,展现了师生们的创造力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导师们对师生们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大家继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师生体悟
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这次民族文化活动。在指导学生制作毛南族花竹帽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情。他们认真地学习编织技巧,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一顶顶精美的花竹帽。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技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有责任将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全生异科导师 李萌芮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制作苗族蜡染的过程中,我被那些复杂而精美的图案深深吸引,每一个图案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通过亲手绘制和染色,我不仅学到了技艺,更感受到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次活动让我更加珍惜我们丰富的民族文化,也激发了我深入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兴趣。
——李静宜
文字:陈在丹
图片:刘琪、李萌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