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教育

完满教育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完满教育

【全生异科导师】敬老爱老扬传统,实践育人树新风——异科导师陈飞宇、李汶静共同开展养老院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4-27 浏览次数: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深化实践育人成效,4月25日下午2点,全生异科导师陈飞宇、李汶静共同带领学生走进合川区“康乐养老公寓”,开展了一场充满温情的志愿服务活动。20余名师生以陪伴聊天、互动表演等形式,与老人们共度温馨时光,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倾听与分享的温暖时光

午后的阳光洒进养老公寓,同学们抵达后便积极地去到老人身旁,与老人们亲切交流。“奶奶,您年轻时是做什么工作的?”“爷爷,最近有没有看什么有意思的电视节目?”在温馨的院子里,师生们围坐在老人身边,耐心地倾听着他们的人生故事:有退休教师回忆三尺讲台的育人岁月,有老党员讲述艰苦奋斗的青春年华,也有老人分享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同学们还积极为老人捏肩捶背、修剪指甲,时而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在院里走动锻炼身体,平凡的细节中流淌着浓浓的关怀。82岁的王奶奶笑着说:“和这些年轻人聊天,感觉自己也跟着年轻了!”

青春活力点亮夕阳红: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

下午3时许,院子内响起欢快的旋律,一场充满青春气息的文艺表演正式开始。同学们精心准备的节目轮番登场:深情的诗歌朗诵《当你老了》让老人们眼眶湿润,欢快的《最炫民族风》引发全场大合唱,一曲气势磅礴的《强军战歌》合唱点燃全场氛围,同学们以铿锵有力的歌声向曾投身军旅的老人们致敬,不少当过兵的老人激动地跟着节奏鼓掌、轻声和唱。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下,老人们也纷纷“献艺”,即兴演唱的京剧选段《智取威虎山》赢得阵阵掌声,台上台下其乐融融。

实践育人:在服务中感悟责任与成长

“一开始还有点紧张,不知道怎么和老人交流,后来发现只要用心倾听,他们就会把你当亲人。”卓越14班的王家欣同学感慨地说。此次活动让年轻学子们深刻体会到“陪伴”对于老年人的重要性,比起物质馈赠,老人们更渴望情感的慰藉。异科导师陈飞宇、李汶静共同表示:“敬老爱老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希望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与老人的相处中学会尊重、理解与付出,让传统美德在青年一代心中扎根。”养老公寓负责人对师生们的付出深表感谢:“志愿者们的到来为老人们带来了阳光般的温暖,这种跨越代际的关怀,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写照。”

感悟:让爱成为永不褪色的传承

夕阳西下时,师生们挥手告别,老人们依依不舍的目光和反复叮嘱的“常来”,成为此次活动最动人的注脚。这场春日午后的温暖之约,不仅为长者们送去了欢笑与陪伴,更让“敬老爱老”的种子在青年学子心中发芽。正如活动主题所言,我校师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传统美德,让关爱老人成为校园内外共有的精神底色。未来,我们将持续开展此类志愿服务活动,让实践育人与文化传承同频共振,用爱与责任构筑代际共融的美好社会图景。

师生体悟:

作为带队教师,我深感此次志愿活动是实践育人的生动体现。同学们从初时生涩到主动与老人亲切交流,以真诚关怀传递温暖,既践行了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也在服务中实现自我成长。活动印证了德育与实践结合的育人成效,期待青年学子继续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全生异科导师 陈飞宇

这次带领学生们走进养老院,与其说是一次志愿服务,不如说是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看着他们从最初的拘谨到后来主动陪老人聊天、帮忙整理房间,甚至细心记下老人的生活习惯,我深深感受到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更在真实的生活互动中。

——全生异科导师 李汶静

在参加康乐老年公寓志愿活动中,收获颇多。我坐在爷爷奶奶旁边倾听他们讲述从生活琐事到往昔回忆,每一句分享都饱含温情。之后,我们为了他们准备了唱歌节目,熟悉的旋律里,他们轻拍手掌应和。那专注又慈祥的目光,让我满是触动。这次经历,让我明白陪伴的珍贵,也让我更想传递温暖,用行动给老人们带来更多欢笑。

——花果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王家欣

今天去养老院做志愿者,原本以为只是简单的陪伴,没想到却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李奶奶拉着我的手,讲她年轻时工作的故事,眼神里闪烁着骄傲。原来,志愿服务的意义不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带去了什么——也许只是一个倾听的耳朵,一个真诚的微笑,就能让他们的生活多一份光亮。

——花果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周琴喻

图/文 陈飞宇

Copyright ©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