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以“锻句成春·寻脉诗心”为主题的国学体验活动在南湖书院3号排练厅盛大开展。活动现场布置得古色古香,青花瓷纹样的桌布铺在一张张古朴的木桌上,大量唐诗宋词的海报张贴在墙面,为整个场地增添了几分典雅的气息。众多国学爱好者慕名而来,沉浸在这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其中,异科导师潘燕带领2024级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彭康、杨宇杰积极投身其中,在小篆拼诗韵摊位上,为参与者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国学文化体验。

活动当日,在小篆拼诗韵摊位前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精致的木质盒子,盒子里装满了印有《诗经》经典诗句的小篆卡片。这些卡片纸张厚实,边缘经过精心裁剪,摸起来光滑而有质感。卡片上的小篆字体,笔锋刚劲有力,线条流畅自然,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参与者们被这独特的摊位吸引,纷纷围拢过来,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活动开始,参与者们有序地排起队,依次从木质盒子中随机抽取卡片。抽到卡片后,他们有的眉头紧锁,仔细端详卡片上古朴典雅的小篆字体,试图从笔画中寻找线索;有的则轻声念出卡片上的字,与身边的人交流讨论。在拼接诗词的过程中,参与者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有的先从自己熟悉的诗句入手,尝试着将相关的卡片拼在一起;有的则通过观察卡片的字数和格式,推测诗词的整体结构。活动接近尾声时,参与者们仍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希望以后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一位参与者感慨地说:“这次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诗经》和小篆,也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后我一定会多学习国学知识。”

作为摊位主要负责人,两位学生在活动中收获颇丰。
此次“锻句成春·寻脉诗心”国学体验活动,在异科导师和两名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小篆拼诗韵摊位作为活动的一大亮点,不仅为参与者们带来了一场难忘的国学文化盛宴,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国学传承的队伍中来,共同探寻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与这次小篆拼诗韵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与成长。在准备阶段,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诗经》的经典诗句,熟悉小篆的书写特点。为了确保卡片上的小篆字体准确无误,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古籍资料。在活动过程中,看到参与者们从最初面对小篆卡片的迷茫,到逐渐摸索出拼接规律,最终成功还原诗词时的喜悦,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这不仅让我体会到传播国学文化的快乐,更让我明白,国学并非遥不可及的高深学问,而是可以融入生活、触手可及的精神财富。
——竹逸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杨宇杰
小篆拼诗韵这个环节,将古老的小篆与经典的《诗经》巧妙结合,让参与者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指导参与者的过程中,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的参与者对《诗经》有着深厚的了解,他们的见解和感悟让我对诗词有了新的认识。有一位同学,他不仅能准确地拼接出诗词,还能讲述出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让我受益匪浅。这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国学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我们年轻人更应该肩负起这份责任,让古老的国学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竹逸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彭康
带领学生参与这次国学体验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小篆拼诗韵这个摊位设计独具匠心,它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让参与者们亲身体验小篆的独特魅力,加深对《诗经》的理解。看到学生们在活动中积极投入,从最初的紧张生疏到后来的游刃有余,我感到非常欣慰。他们不仅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国学文化的热爱。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国学,让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根发芽
——全生异科导师 潘燕
撰稿:潘燕
摄图:彭康、杨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