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教育

完满教育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完满教育

【全生异科导师】铭记历史创伤,传承抗战精神——异科导师毕毓璟、肖爱玲赴重庆大轰炸遗址纪念馆开展实践研学活动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6-11 浏览次数:

6月6日,全生异科导师毕毓璟、肖爱玲组织30余名学生在重庆大轰炸遗址纪念馆开展“铭记历史创伤,传承抗战精神”纪念重庆大轰炸“六五”惨案84周年实践教学主题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们铭记历史,从那段沉痛过往中汲取奋进力量。

踏入重庆大轰炸遗址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在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残垣断壁上写下的“愈炸愈强”四个大字,随之是“重庆人民反轰炸精神永在”的主题雕塑。走下楼梯,进入到“空中屠杀”,场馆运用全息影像、影视艺术手法和沙盘模拟打造的空袭场景,创设出逼真的情景再现,将师生们拉回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大屏幕上,日军飞机肆虐轰炸的画面与沙盘所呈现的当年重庆城市布局相结合,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大轰炸的惨烈程度。学生们伫立在展示场景前,被眼前的画面深深震撼,仿佛能听到警报声与轰炸声交织,深切体会到重庆人民当时面临的巨大苦难。

随着脚步深入,师生们来到“‘六五’惨案——大隧道惨案的酿成”。在这里,纪念馆创新运用 3D 影像技术,打造出极具真实感的体验空间。师生们站在感应区,随即投射出蜿蜒曲折的防空洞通道,墙面的 3D 影像模拟出逼仄的洞壁,头顶不断闪过轰炸产生的光影特效,耳边传来慌乱的脚步声与哭泣声。随着画面的移动,通道逐渐变得狭窄,模拟出当年防空洞内过度拥挤的场景,不少同学在亲身体验后,眼眶湿润:“难以想象先辈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求生,他们的坚韧远超我们的想象。”在“愈炸愈强——重庆人民在轰炸中屹立不倒”部分,看到了坚毅勇敢的先辈们筑起生命的通道,告诉全世界重庆并没有被击垮,反而愈炸愈强。

进入到“时空记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穿过狭长闭塞的隧道。来到一处宽敞的平台,在这里通过声光技术、全息影像、大屏技术等多元手段交织运用,构建出震撼人心的沉浸式体验。巨型屏幕上,1938 年的重庆城街道、码头、建筑等细节一一还原。当大屏投射出日军轰炸机群飞临重庆上空的影像时,模拟炸弹坠落引发的“爆炸”火光冲天,配合环绕音效系统发出的刺耳防空警报、飞机轰鸣声与爆炸声,仿佛将师生们瞬间拽回了硝烟弥漫的战争现场。

有同学紧握拳头,神情凝重地说:“课本上的文字突然有了画面,这种震撼直击心灵。”最后,寄托生者哀思的孔明灯缓缓升起,师生情感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悲痛。在迷惘之际,跟随讲解员手指的方向,馆内一条通往光明的隧道直达轨道交通2号线,至此民族苦难与民族复兴串联起来。

而贯穿整个参观过程的,是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讲述。从日军实施“无差别轰炸”的罪恶行径,到重庆人民 “愈炸愈强”的顽强抗争;从防空洞惨案中同胞们的悲惨遭遇,到幸存者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不屈身影,讲解员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将一段段尘封的历史娓娓道来。当讲到“六・五”惨案中,防空洞内因缺氧、踩踏导致数千人遇难的细节时,讲解员声音哽咽,现场不少师生也流下了悲痛的泪水。

此次实践研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历史知识,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重庆移通学院将继续组织此类活动,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师生体悟:

这次带领学生走进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于我而言也是一次深刻的学习。当看到沙盘上模拟的轰炸场景在大屏技术的配合下真实呈现,听到讲解员讲述那段悲壮历史时,我深刻意识到,历史课本上的文字远不及这样沉浸式的体验来得震撼人心。学生们湿润的眼眶、紧皱的眉头,都在诉说着他们内心的触动。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历史、传承精神。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成长,他们对爱国、责任与担当有了更具象的理解。这也让我更加坚定,未来要多组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历史真正‘活’起来,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坚实的精神基石。

——全生异科导师 毕毓璟

当看着学生们在沉浸式的历史场景中,从最初的震惊到渐渐握紧的拳头,我知道这场研学活动真正触动了他们的心灵。作为异科导师,组织这样的活动,就是希望历史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能让学生感同身受的民族记忆。讲解员讲述的每一个故事,场馆呈现的每一个画面,都在重塑着学生们对

家国情怀的认知。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点燃学生心中的精神火炬。这次活动后,学生们主动写下的感悟、眼中闪烁的坚毅光芒,让我更加坚信,我们要多搭建这样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历史的厚重中汲取力量,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永远铭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全生异科导师 肖爱玲

这次参观让我对抗战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以前只是在书本上看到相关内容,这次身临其境,才真切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竹逸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况凯然

站在遗址中,看着大屏上炸弹倾泻而下,沙盘上的建筑瞬间化为废墟,那种震撼无法用言语形容。这让我明白,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是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我会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记忆,在今后的学习中勇往直前。

——竹逸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常涵

以前觉得历史离我们很远,但这次研学让我真切触摸到了那段惨痛历史。看到先辈们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顽强抗争,我深受鼓舞。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光发热。

——花果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钟晓菲

文字:肖爱玲

图片:毕毓璟、肖爱玲、廖洪瑶

Copyright ©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