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2025届毕业生提升求职竞争力,破解简历撰写痛点,10月23日下午13:00,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异科导师李姮、张淋炫、张佳铭于廊桥书院开展“简历精修·职通未来”毕业生简历指导专题活动,通过“理论讲解+一对一诊断”模式,为60余名学生提供全流程就业指导服务。
活动伊始,李姮老师以“让简历成为求职敲门砖”为主题,结合行业招聘数据与用人单位反馈,系统剖析应届生简历常见问题。“HR筛选一份简历平均仅需7秒,如何用数据化表达、精准化定位、差异化呈现抓住这黄金7秒?”李老师通过对比展示优秀简历案例,强调“岗位匹配度”是核心要素,建议学生根据目标企业需求动态调整简历内容,避免“一份简历投百家”的误区。

进入实战指导环节,三位导师组成“简历诊断团”,采用“学生自述+导师问诊”模式展开一对一辅导。张佳铭老师重点指导项目经历的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表述,帮助学生将实习经历、竞赛经历转化为体现专业能力的量化成果,为每份简历提供针对性修改意见;张淋炫老师通过“能力矩阵图”梳理学生的实习实践、学生工作、技能证书等素材,指导构建“核心优势+支撑证据”的逻辑框架;李姮老师则从排版美学角度,现场演示如何通过模块分区、关键词加粗、数据可视化提升简历视觉传达力。



在交流环节,张淋炫老师结合秋招形势给出战略建议:“要抓住10-11月双选会黄金期,每天至少优化一版简历,每次面试后立即复盘,把每次尝试都转化为经验值。”导师团还现场组建“就业护航群”,将持续提供岗位信息推送、模拟面试等跟踪服务。

此次活动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简历撰写的实际问题,更提升了同学们的求职信心。几位导师表示,将继续发挥异科导师的专业优势,开展更多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活动,为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我之前总觉得简历写得越满越好,今天才知道要根据岗位需求突出重点,张佳铭老师帮我把“参与校园新媒体运营”改写成“主导公众号内容策划,3个月内实现用户增长120%”,这种数据化表达瞬间让经历有了说服力。
——廊桥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彭韩君
看到同学们原本平淡的简历经过修改后变得亮点突出,学生们豁然开朗的神情让我深感满足。这让我认识到,精准指导对毕业生求职至关重要。作为全生异科导师我会继续精进指导方法,帮助更多同学用专业语言讲好自身故事,为他们的求职之路添砖加瓦。
——全生异科导师 张佳铭
摄图:李姮
撰稿:张淋炫、张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