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教育

完满教育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完满教育

【全生异科导师】抗战精神薪火传 青春接续谱新篇——异科导师何欢、何林开展主题思辨活动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10-31 浏览次数:

2025年10月10日15时50分,鱼城书院内气氛庄重而热烈,"抗战精神·青春接续"主题思辨活动在此拉开帷幕。异科导师何林老师与何欢老师携手20余名青年学子,共同回望抗战烽火,探讨精神传承,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激扬青春担当。

历史回响:穿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活动伊始,一段14分钟的沉浸式影像将观众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破碎的山河、不屈的脊梁、震天的炮火与"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誓言交织,引发全场深思。"视频中哪个画面最触动你?"何老师引导发问,学生们纷纷举手:"老兵敬礼时颤抖的双手""废墟中飘扬的国旗"……历史细节成为打开精神之门的钥匙。

诗魂激荡:字字千钧的价值抉择

何老师深情领诵吉鸿昌将军《就义诗》,逐句剖析诗句背后的精神逻辑。"恨不抗日死"的壮志未酬、"国破尚如此"的生死抉择,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的紧密关联展现得淋漓尽致。"将军的'不惜此头',实则是将生命价值锚定在国家独立与民族尊严的坐标上。"何老师指出,这种超越生死的价值排序,正是抗战精神最深刻的内核。

思辨升华:和平年代的精神新解

"当代青年是否还需要'不惜此头'的决绝?"随着问题抛出,现场展开激烈思辨。何老师引导大家突破时空局限:"抗战精神的本质是价值选择与信念坚守。在科技攻坚的'腊子口'前,在工程突破的'封锁线'上,我们同样需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志气。"学生们纷纷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下"头可断,核心技术必须突破"等金句。

青春接续:三重维度的精神传承

活动提出抗战精神传承的"转型-拓展-升华"路径:

抗争精神转型:从"攻克阵地"转向"攻克科研难题"

团结精神拓展:从"民族存亡"升维至"人类命运共同体"

爱国情感升华:从"慷慨赴死"转化为"跬步千里"的持续奋斗

"精神传承不是复制标本,而是要让种子在新时代生根发芽。"何林老师的总结引发持久掌声。

誓言筑梦:青春谱系图熠熠生辉

活动尾声,学生们在便利贴上写下感悟:"不屈""创新""今日事今日毕"……这些词句被郑重贴上KT板,汇聚成"青春接续精神谱系图"。当王菲《如愿》的旋律响起,全场自发合唱,歌声中既有对先辈的告慰,更有对未来的期许。

"这场活动不是终点,而是精神传承的新起点。"两位老师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抗战精神+"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在科技报国、文化传承等领域书写新时代答卷。

师生体悟:

与同学们一起回顾抗战烽火,我深切感受到: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更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当看到他们为技术难题皱眉、为突破欢呼时,我明白,精神传承正在悄然发生——这便是师者最大的慰藉。

——全生异科导师 何林

这次活动探讨了抗战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具象化表达与实践路径。在视频和老师的激情讲解中,让我感觉到了红色基因从历史记忆中显现出来,更深刻的体会到了革命战士们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也启发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要不怕苦不怕累,为国家发展出一份力。

——廊桥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黄祎锋


文字:何欢

图片:何林

Copyright ©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