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温情不减。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全生异科导师”制度,促进学生跨学科交流与全面发展,2025年11月17日10时,异科导师杨德龙与2025级电子信息类6班的34名学子相聚于别都书院多功能研讨室,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见面会,共同签署了一份温暖的“成长之约”。

破冰初遇:以诚挚之心,走近彼此
见面会伊始,提前准备好的各式零食迅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现场氛围轻松而愉悦。杨德龙老师首先对全体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开启了他的自我介绍。他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经历,他希望能成为同学们成长路上的“同行者”与“知心朋友”,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
制度解读:以多元之径,勾勒成长蓝图
在同学们对导师有了初步了解后,杨德龙老师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解读了学校独具特色的“异科导师”制度。他解释道,“异科”的核心在于打破专业壁垒,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育人。他鼓励同学们跳出电子信息类的“舒适圈”,主动去接触、了解并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思维方式,构建起自己独特的、复合型的知识体系,为未来的无限可能奠定坚实基础。
紧接着,杨老师结合生动案例,详细阐述了“完满教育”的核心理念与四大板块。他强调,大学的学习远不止于课堂,更在于社团活动、志愿服务、艺术实践、体育竞技等完满教育平台上的每一次尝试与历练。“专业知识赋予你立足社会的深度,而完满教育则将拓展你人生的广度与温度。”杨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积极投身于完满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在实践与体验中认识自我、锤炼心智、收获情谊,成为一个有专业技能、更有生活情趣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互动交融:以青年之语,共筑未来之梦
在随后的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一边享用着老师准备的贴心零食,一边踊跃发言提问。大家就专业学习、时间管理、社团选择、未来规划等关心的话题与杨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杨老师耐心倾听,并结合自身经验给予了中肯的建议,现场笑声与掌声不断,思想的碰撞让整个研讨室充满了智慧的暖流。
相遇是故事的序章,同行是成长的注脚。本次见面会不仅成功破冰,更在师生间搭建起了一座信任与沟通的桥梁。相信在异科导师杨德龙的悉心陪伴与引领下,2025级电子信息类6班的全体学子必将在移通学院的沃土上,跨越学科边界,书写属于他们的完满青春篇章,共赴一个无限精彩的未来。

师生体悟:
今天与34位年轻而富有活力的面孔相遇,我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朝气与潜力。看到他们眼中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思考,让我对这份“异科导师”的工作充满了期待与动力。我希望未来我们能真正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成长共同体”,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全生异科导师 杨德龙
这次见面会完全颠覆了我对“导师”的刻板印象。杨老师非常亲切,像一位学长一样与我们分享经验,解答困惑。他为我们准备的零食和轻松的氛围,让我们瞬间放下了紧张。听完他对异科导师和完满教育的讲解,我对未来四年的大学规划更加清晰了,也特别期待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去探索专业之外更广阔的世界。
——北山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李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