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学院跨学科育人理念,强化异科导师在学生就业领域的引领作用,2025年11月19日下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人工智能志向1班异科导师见面会在天空书院路演大厅顺利开展。

见面会伊始,异科导师王青老师以“人工智能专业的就业边界在哪里”的提问开启交流,随后解读学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下异科导师在就业指导中的核心作用。投影幕布上“关于我”的主题PPT格外醒目,王青导师的个人介绍尽显“实战派领航者”的深厚积淀。他深耕创业孵化与互联网行业多年,不仅成功指导多个大学生创业团队,推动多项项目落地实施,还在市级创新创业赛事中屡获佳绩,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全能型”导师。这些亮眼履历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导师的专业实力,也让大家对“就业指导”有了更清晰的期待。导师来自行业一线的真知灼见,将成为同学们求职路上的“指南针”。


在学生职业规划分享环节,同学们踊跃展示自我。有的分享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就业调研成果,有的呈现结合专业的创业项目雏形,有的畅谈对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岗位的认知,还有的同学介绍了家乡新兴产业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现场交流氛围十分热烈。为鼓励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王青老师结合自身二十余年互联网运营与创业孵化经验,为每一位分享的同学提供一对一的职业探索经验指导,从行业发展趋势到岗位能力匹配,细致入微地肯定大家的职业探索成果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基于硬核履历,王青导师将发挥“双创导师+行业老兵”的双重优势,为同学们提供核心支持。他提出“就业方向的选择与深耕同样重要”,并引导同学们在多元就业机会中明确自身定位,专注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平台活动,充分利用跨学科就业资源,实现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双重提升,为高质量就业蓄力。

此次见面会明确了就业探索方向,搭建了跨学科资源对接平台。未来王青老师将持续推进精准指导,助力学生强化竞争力。相信在导师的护航下,同学们未来就业可以精准发力,凭借复合型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开启职业发展新篇章。
师生体悟:
初见人工智能班的30位同学,我从他们的眼神里读到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也感受到了那份藏在迷茫下的渴望。作为异科导师,我愈发笃定:未来两年的陪伴,是一场必须认真赴约的使命。愿做提灯人,陪他们一步步拨散迷雾,把方向看清,让希望长明。
——全生异科导师 王青
参与这场见面会,仿佛打开了职业认知的新窗口。王青老师用真实的行业履历和案例,把“就业”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可触摸的路径。从岗位拆解到资源对接,每一点指导都很实在。原来人工智能专业的就业边界可以这么宽,我也更明确了要在“技术+运营”方向深耕的决心,很庆幸能在就业关键期遇到这样一位“实战派”导师引路。
——廊桥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黄天齐
听着同学们分享各自的职业规划,再加上王青老师的专业点拨,我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感。老师不仅讲行业趋势,还手把手教我们怎么把项目经历转化成求职优势,这种“接地气”的指导太解渴了。现在我不再纠结“能做什么”,而是明确了“要做什么”,接下来就跟着老师的节奏,打磨能力,朝着目标岗位全力冲刺。
——汇江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张露允
文字:李佳迅
图片:范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