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动态】夯基·创新·深化:聚焦电子信息、开启未来之门——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在三亚举办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之篇二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5-18 浏览次数:

5月9日至12日,重庆移通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40名教师代表、晋中信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副院长韩海豹、教师代表张磊和泰山科技学院院长助理闫晓兵齐聚海南三亚,参加了“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能力提升”的专题培训。5月11日,有幸邀请到中国通信学会理事、西安邮电大学教务处处长、创新与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军选教授,于三亚天涯蓝海度假酒店开展主题为“专家领航·学习共进”的系列讲座及围炉夜话。5月12日,围绕周屈兰教授和王军选教授的讲座内容,与会教师开展了“思维碰撞·共创未来”板块活动。

5月11日上午9:00,王军选教授围绕“产教融合,切实提升本科培养质量”的主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王教授回顾了产教融合的发展历程,并详细阐述产教融合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讲座中,王教授特别强调了人才培养理念的重要性。他指出,人才培养要瞄准国家战略,面向全产业链需求,实现校企校所协同育人。随后,王教授从校企合作建设微专业、按照产业链建设专业群、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与企业研讨共建课程、虚拟教研室等方面详细介绍产教融合的实践,分享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产教融合建设思路和成果。此外,王教授从学校层面、学院层面、课程层面深入剖析了产教融合的成果。

5月11日下午14:30,王教授以“AIGC带来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机遇”主题,从人工智能的发展、AIGC带来的挑战、AIGC带来的机遇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讲解。讲座中,王教授结合丰富的案例,深入探讨了AIGC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及其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潜在影响。他鼓励教师们要抓住AIGC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其优势,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5月11日晚上19:00,王教授与参会教师一起开展了“围炉夜话·教学研讨”活动,以“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能力提升”为核心议题进行深入研讨。讨论话题涵盖促进产教融合落地的方式、学科基础课程产教融合的方法、AIGC教学下学生的情感维护保障和依赖性规避的方法、AIGC教学考核方式的建立、引领AIGC背景下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方法、人工智能类型竞赛的人才培育方法、新概念的探讨(数字智商、数字情商、数字韧性)等多个方面。与会教师们踊跃发言,十分珍惜与专家近距离交流的宝贵机会,悉心聆听专家指导,相互启迪,现场气氛热烈且卓有成效。王教授对老师们的问题做了详尽的解答,如积极参与横向项目,以项目驱动竞赛、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产教融合落地;如何利用AI创新教学方式;科研如何反哺教学;如何落实产教融合相关制度,确保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四方共赢等。活动中,学院李文娟院长向王教授详细介绍了学校定位和“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王教授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模式表示了高度认可,并强调在当前AIGC背景下,该校的办学理念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

5月12日上午9:00,各小组组长带领成员就“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战略感悟、《梦想与实践》读书感悟、创新教学比赛及课程教学能力提升与方法、基于知识图谱与AI技术的教学创新应用、产教融合,切实提升本科培养质量、AIGC带来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机遇这六大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并邀请谌丽、李美丽、田凌燕、赖小龙这四位老师分别汇报了他们各自小组的讨论成果。讨论聚焦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利用现代科技特别是AI技术来实现个性化教学。老师们还强调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通过调整课程内容以满足行业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也不断更新,将更好地满足教育教学需求。通过深入讨论和交流,老师们共同探索了提升教育质量和创新教学方法的途径,为未来的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建设“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添砖加瓦。

此次培训内容充实且多样化,拓展了老师们在教学创新、产教融合、知识图谱、AIGC等方面的认知,在加快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应用型课程建设方面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教师们一定能够将这些新的知识和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同步提升,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卓越发展。





撰稿:廖光燕、杨慧娉

摄图:毕瑞、林振善、李佩婷


Copyright ©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