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教育

校园社团活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完满教育

【通信社团】风烟入墨凝千载 指尖韵起承雅韵 ——第四届“风烟入墨凝千载,指尖韵起承雅韵”诗文大赛成功举办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5-31 浏览次数:

墨香盈室,诗韵流淌,备受瞩目的重庆移通学院联合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共同举办的第四届“风烟入墨凝千载,指尖韵起承雅韵”诗文大赛决赛于2025年5月28日在观云书院冬至·多媒体教室圆满落幕!这场以中华经典诗词为核心的文化盛宴,吸引了双校广大师生的热情参与,集中展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厚底蕴。重庆移通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田海燕、学工办主任胡戈立、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博雅国际学院辅导员薛成容和祖燕莅临了决赛现现场,共赏这场青春与诗魂的对话。

平仄之韵激荡赛场,青春之声应和千年。选手们以诗为舟,以词作桨,在必答、抢答、飞花令、猜词大作战、风险题的智慧长河中破浪前行。知识的锋芒、默契的辉光、敏捷的星火,交织成一场令人屏息的诗词交响,赢得满堂喝彩。

大赛以诗词为媒,架起古今对话的桥梁。在必答题环节中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忧国情怀,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旷达胸襟,选手们对经典诗句信手拈来,精准阐释其深刻内涵。无论是《春江花月夜》的深情吟诵,还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迈演绎,都生动展现了诗词作为民族精神基因密码的强大生命力。选手们对古词古义的精妙把握,如“可怜”作“可爱”解,以及对“句读”文化的清晰解读,更是充分体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与创造性传承,诗魂入墨,千年不绝。

赛制如精巧棋局,步步皆藏玄机。必答题环节展现了选手们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沉稳的心理素质;抢答环节则是对反应速度与准确性的双重挑战,气氛紧张热烈。在“猜词大作战”中,“青墨行队”凭借生动的肢体语言和默契的团队协作,高效传递诗词意象,引发全场阵阵掌声与欢笑。

尤为精彩的是“飞花令”环节,围绕“月”字的巅峰对决扣人心弦,“疯狂星期三队”与“青墨行队”你来我往,佳句迭出,“我寄愁心与明月”对“月落乌啼霜满天”,充分展示了诗词储备的广度与临场应变的机敏。团队合作精神同样闪耀,如“俊采星驰队”在风险题中勇于挑战高分,体现了成员间的充分信任与集体智慧,恰似星驰俊采,辉映赛场。

赛事非独竞技场,更是诗意栖居的邀约。端午主题的观众互动,如春风化雨。观众们踊跃抢答描写龙舟竞渡的“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品味“五色新丝缠角粽”的端午习俗,在欢声笑语中拉近了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的距离。选手引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慰藉离别之情,生动体现了诗词跨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情感力量,成为连接古今、温暖现实的文化纽带。

经过激烈角逐,重庆移通学院“青墨行队”折桂夺魁,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疯狂星期三队”荣膺榜眼,重庆移通学院“俊才星驰队”与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云笺鹤语队”并获探花殊荣。千载风雅,于此间焕发时代新声。颁奖仪式上,获奖选手们眼中闪烁的,是对自我突破的喜悦,更是对中华诗词文化的真挚热爱。

本届“风烟入墨凝千载,指尖韵起承雅韵”诗文大赛决赛的成功举办再次证明,中华优秀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当古老的诗词歌赋注入青春的活力,当千年的风雅融入现代生活,必将激发出更深远的共鸣与更磅礴的力量。大赛虽已落幕,但文化传承之路永续。期待更多青年学子成为诗词文化的追光者与传播者,愿莘莘学子永为诗国追光者,以平仄为舟,文脉作桨,在浩瀚的文明星河中,续写那永不褪色的风雅华章——薪火映苍穹,诗韵永流芳!



撰稿: 何文静

摄影:张静怡

编辑:蔡涛

初审:单建琴

复核:胡戈立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


Copyright ©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