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校园应急救护能力,筑牢安全防线,2025年3月21日12:00,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与“伐木累”通信学院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在天空书院·揽江厅师生交流室举办“应急守护者·平安伴我行”安全技能培训活动。通过“学长带练+情景实战”掌握急救技能,共同举此次活动诚邀花果培训基础班全体成员参与,活动参与人数50余人。
活动伊始,主持人以“人人都是生命守护者”开篇,阐明本次培训的目标:“掌握一项急救技能,不仅是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更是对他人生命的郑重承诺。”她通过一组校园急救成功案例数据,强调“黄金4分钟”对挽救心搏骤停患者的重要性。

【学长开讲:理论筑基护平安】
“急救不是医护人员的专利,每个普通人都有可能成为生命的守护者。”活动特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长,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淬炼基地助教,宋东鹏学长,解锁急救技能,通过情景演练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力。担任主讲。作为学长,他结合校园真实案例,解析“黄金4分钟”救援原理。从判断环境安全到拨打120的“三要素报告法”,宋东鹏以宿舍猝死、运动休克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为例,拆解心肺复苏(CPR)标准流程,强调“轻拍重喊查意识”“按压深度5-6厘米”等实操要点。

【实战演练:模拟人上练真功】
“手臂垂直!掌根发力!跟着我的节奏数30次!”在实操环节,宋东鹏学长指导学员现场上台,轮番练习胸外按压的“扣、翘、直”标准姿势,有学员在宋东鹏学长指导下调整按压手法后感慨:“原来按压时要用整个身体重量,不是单纯靠手臂力量,怪不得之前总是力度不够。”



【长效守护:安全网络共织就】
活动中,曾用急救技能成功救助昏厥同学的宋东鹏学长继续分享:“去年有人受伤,我确认情况过后,立即实施帮助直到校医赶到。”期待同学们把技能转化为扶起晕倒路人、协助处理擦伤的实际行动,让校园更加美好。

此次安全培训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命守护的实践课,更是一次责任担当的成长礼。志愿者们深刻领悟到“黄金四分钟”的重量,用每一次标准按压筑牢安全防线,以每一份技能传承点燃希望之光。让我们继续携手,在守护生命的征途上,将急救知识化作温暖铠甲,让“敢救、会救、能救”的星火点亮校园每个角落,共同编织一张有温度、有力量的生命安全网,让移通学子成为彼此最坚实的安全后盾!
撰稿:刘成亿
摄影:郑利鑫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
二〇二五年三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