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通过创意涂鸦助力情绪释放,4月2日12:30,“微语”心理健康志愿服务专项支队联合2024级通信工程11支部一起在南湖书院智慧教室(106)举办了“涂鸦治愈坊:解锁绘画中的心灵密码”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80余名学生参与,通过创意涂鸦、小组互动等形式,帮助同学们释放压力、探索内心,传递了“艺术疗愈”的温暖力量。


涂鸦为媒,绘出幸福瞬间
活动以“幸福泡泡”环节拉开序幕。参与者们在A4纸上绘制卡通自画像,并用七彩笔触勾勒泡泡,记录生活中的小确幸——从感恩的瞬间到喜爱的书籍,每一笔都成为情感的载体。2024级学生张同学分享道:“画下今年吃到家乡美食的回忆时,仿佛重新感受到了那份温暖。”


手掌印初心,勇气共传递
在“请勇敢与我击掌”环节,小组协作成为亮点。同学们轮流描摹手掌轮廓,有的同学写下 “逐梦路上,我们并肩同行”,有的则留下 “愿新年的你,乘风破浪,无惧风雨”。这些真挚的话语,伴随着多彩的手掌印,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以心塑爱,感恩常在
活动高潮“我希望爱我的人的样子”环节,主持人引导大家用画笔分解“爱心”,描绘亲情与期待。一颗心被分割成“妈妈的唠叨”“朋友的拥抱”等板块。活动现场,有的同学将“妈妈的唠叨”具象化为清晨催促起床的场景,笔触间饱含着对这份日常关怀的珍视;还有同学把“朋友的拥抱”描绘得生动形象,定格住朋友给予自己支持的瞬间。这些画作展现出的不仅是同学们的绘画技巧,更是他们对爱细致入微的感受。

心灵之旅,未完待续
活动尾声,总负责人黄沁总结道:“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体验,更是一次心灵对话。我们希望通过涂鸦,让同学们学会用积极方式面对压力。”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合影留念,工作人员清理场地,为这场治愈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涂鸦治愈坊”以创新形式搭建了情感表达平台,不仅缓解了学业压力,更深化了同学们对自我与他人的理解,彰显了志愿服务与心理健康的深度融合。“微语”心理健康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在以后工作中,将继续探索多元化、互动性强的心理支持形式,进一步拓宽情感疏导的渠道。

撰稿:闵小宴
编辑:孙伶予涵
复审:陶小红、陈怡静
终核:李文静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