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教育

志愿服务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完满教育

【通信志愿】“字绘山城,‘墨’染巴渝”——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除尘拾墨”校园图书馆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四期益守汉字主题活动顺利举办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4-26 浏览次数:

重庆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巴渝文化底蕴深厚,綦江版画、大足石刻等非遗技艺承载着千年的地域记忆与人文精神。然而,在现代化与数字化冲击下,传统手工艺面临传承断代、公众认知薄弱等挑战,亟需通过创新形式守护汉字形象化。“除尘拾墨”校园图书馆志愿服务专项支队联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勤工助学中心等多方单位于2025年4月25日下午在图书馆前小广场共同举办了“字绘山城,‘墨’染巴渝”益守汉字主题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将汉字艺术融入非遗创作,既能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又能以互动形式提升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取刀向木,挑选蕴含巴渝风情的诗词短句、方言词汇,开启雕刻之旅。雕刻过程中,同学们专注的神情令人动容,木屑飞扬间,古老的巴渝文化与现代的青春活力相互碰撞。每一刀刻下,都是在木板上留下历史与文化的印记,每一份作品的完成都凸显出了綦江版画的艺术魅力。

围聚于桌案旁,工作人员给同学们讲解拓印工艺的技巧,复刻大足石刻经典碑文。树叶、花草位置的摆放,敲打时节奏的掌握,都考验着同学们的耐心与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深切感受到大足石刻所承载的千年历史文化底蕴,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古代工匠们的智慧与匠心。

银针如蝶,彩线翩飞,同学们手持针线,全神贯注地绣制单字和图案“福”字绣得圆润饱满,寓意美好;“渝”字融入了独特巧思,展现对家乡的热爱,一针一线间,传递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刺绣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成为同学们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

有的同学参照“文字窗花”模板,将“囍”“春”等字与巴渝山水元素巧妙融合,剪出一幅幅富有地域特色的作品;还有的同学选择“对称画剪纸”,对折纸张后自由创作,剪刀在纸上轻快游走,形态各异的精美剪纸便诞生了。这些剪纸作品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字与画完美结合,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手持染色竹篾,精心编织简单汉字和图案,纤细的竹篾在同学们手中灵活穿梭。编织过程中,同学们相互交流技巧,分享心得,现场气氛热烈。竹编工艺不仅展现了汉字的独特美感,更体现了江津竹编工艺的精湛技艺。

此次活动犹如一颗文化的火种,点燃了同学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未来,同学们会带着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让更多人领略到其中无穷的魅力。


撰稿:曹智翔

摄影:吴佳徽

编辑:刘俊利

复审:陶小红、陈怡静

终核:李文静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



Copyright ©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