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教育

志愿服务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完满教育

【通信志愿】|青春赴红约:寸寸山河梦,昭昭赤子心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红色主题游学活动第30期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5-10 浏览次数:

 为传承红色精神,感悟实业报国情怀,2025年5月9日,由重庆移通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主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党青之光”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专项支队、2024级通信工程03支部协办的“寸寸山河梦,昭昭赤子心”红色主题游学活动,在北碚区卢作孚故居火热开展。卢作孚先生作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其故居蕴含深厚历史文化价值。本次活动创新采用“游学+实践”模式,通过实地走访、情景体验与互动宣讲等形式,带领青年学子追寻先辈足迹,领略抗战时期实业家以实业报国、科教兴国的赤诚之心,从中汲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活动伊始,同学们怀着崇敬之情齐聚卢作孚故居。这座青砖灰瓦的院落,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爱国实业家”精神的丰碑。泛黄的信札、珍贵的影像,无声诉说着卢作孚先生“教育兴邦、实业报国”的传奇人生。

同学们沿着精心规划的“红色记忆线路”,缓步走进“寒门多艰”“寻师问道”“实业救国”等主题展区。在展柜前,历史照片、文献手稿与抗战时期民生公司的航运文物,将大家带回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透过这些珍贵展品,卢作孚先生在民族危亡之际创办实业、开辟“宜昌大撤退”生命线、推动乡村建设的壮举,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卢作孚先生曾说‘愿人人皆为园艺家,将世界造成花园一般’,这种家国情怀正是新时代青年最需要传承的精神火种。”参观过程中,魏兰璎同学在拍照记录时动情地说道。

故居院落内,苍松翠柏环绕。当同学们登上二楼,卢作孚先生生前的书桌静静伫立,成为诉说历史的无声见证。笔架上悬挂的毛笔,历经无数日夜的书写,笔锋已褪去锋芒,细密的笔毛变得稀疏而蓬松。笔杆上岁月沉淀的纹理与墨香交融,笔头的磨损痕迹,正是先生勤勉耕耘、矢志报国的生动注脚。

“红色基因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精神密码。”刘茜同学久久驻足书桌前,目光凝视着这支承载岁月痕迹的毛笔,有感而发,“希望我能以卢作孚先生为榜样,将‘踏实做事、诚恳做人’的品格融入学业与人生,在新时代续写奋斗篇章。”

此次红色主题游学活动,以实地考察与研学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挖掘卢作孚精神内涵。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历史文化,增强了爱国情感,在学习先辈事迹中领悟崇高精神,强化了责任担当。同时,同学们在活动中锻炼了实践与研究能力,磨砺了意志。这场活动不仅让大家树立红色理想,传承红色文化,也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


撰稿:冯雪娇、马静雯

摄影:魏兰璎、饶美玲

编辑:刘俊利

复审:陶小红、陈怡静

终核:李文静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


Copyright ©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