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互联网与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为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让电信网络诈骗如附骨之疽,肆意滋生蔓延。校园,这片承载着青春梦想的净土,因人员密集且学生社会经验尚浅,不幸沦为诈骗分子觊觎的“狩猎场”。为提升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2025年5月21日,飞鹰反诈支队于别都书院四度空间成功举办了“以案为鉴·共筑防线”反诈故事分享会活动,通过创新形式,为校园筑牢反诈防线。

在宣传演讲环节,志愿者们借助精心制作的PPT,以丰富的图片、典型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为支撑,生动且深入地讲解了多种常见的校园诈骗类型。网络贷款诈骗,骗子往往以低门槛放贷为诱饵,吸引学生上钩,随后以各种名义收取费用,最终让学生背负巨额债务;兼职刷单诈骗,打着轻松赚钱的旗号,先用小额返利获取信任,再诱导学生投入大量资金后失联;冒充熟人诈骗,利用社交软件伪装成学生的亲朋好友,以突发状况急需用钱为由实施诈骗;虚假中奖诈骗,通过发送虚假中奖信息,让学生在惊喜中一步步陷入骗子设置的陷阱;校园贷诈骗,则是利用学生消费需求,以看似优惠的贷款条件,实则高额利息和暴力催收,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沉重打击。志愿者们对每种诈骗类型的作案手法、特点和危害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让在场师生对各类诈骗手段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知。

讲解结束后,互动环节瞬间点燃全场。一位同学率先起身,声音洪亮地分享道:“我之前在浏览社交软件时,看到一条‘轻松日赚几百’的兼职刷单广告。对方先给我安排了几单小额任务,还真返了点钱。就在我打算加大投入时,想起学校一直强调的反诈知识,赶紧停手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怕!” 他的经历引发一片惊叹。
另一位同学也迫不及待提问:“要是遇到骗子冒充老师,说有急事让转账,该咋办?” 志愿者立刻回应:“一定要通过电话、当面等其他渠道核实身份,别贸然转账。” 你来我往的交流中,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分享经历、提出疑问,志愿者们也一一耐心解答。
师生们纷纷感慨,这次分享会收获巨大,对电信网络诈骗有了全新认知。大家表示,日后会时刻警惕,也会向身边人宣传反诈知识,共同守护财产安全,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反诈之路任重道远,飞鹰反诈支队举办的的“以案为鉴·共筑防线”反诈故事分享会,是一次积极且有效的探索。它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让防范意识在校园扎根生长。未来,需持续发力,不断巩固反诈成果,为青春护航,为校园安全与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撰稿:曾华香
拍摄:李佳萦 杨谨瑞 朱佳洁
编辑:蔡涛
复审:陶小红、陈怡静
终核:李文静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