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三提三创"主题年活动要求,2025年9月10日,重庆移通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智能信息技术教研室组织了一场核心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会。教研室冯文果、陈俊霖、杨慧娉三位教师分别就《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人工智能原理》三门核心课程,深入分享了课程建设的背景、历程、教学材料准备及未来发展方向。
冯文果老师在《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分享中指出,该课程作为“数字时代新基石”,紧密围绕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领域的人才需求展开建设。课程团队以OBE理念为引领,构建了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将Python核心语法、编程思想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通过开发标准化教案、分层习题库及真实案例库,课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目前,课程已建成500余道习题与300余道试题,有效支撑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评价。


陈俊霖老师分享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自2020年启动建设以来的丰硕成果。课程团队在学习通平台打造了结构化的知识树体系,涵盖理论讲解、实验指导、案例分析等模块,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与进度追踪。采用"翻转课堂+实验室实操"模式,学生课前学习理论微课,课内直接进行电路设计与程序调试。课程特别注重调试能力培养,独创的"故障树"排查手册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硬件故障定位方法。通过“虚实结合”模式,学生在省级以上电子设计竞赛中屡获佳绩,充分展现了课程建设的实效性。


杨慧娉老师在《人工智能原理》课程分享中强调,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课程团队积极引入前沿内容,构建了“认知阶梯-实践路径-价值融合”的三阶内容体系。依托DeepSeek大模型与RAGflow知识库,课程打造了多元教学资源矩阵,并通过小班化教学、项目式学习及反转课堂等多元化教学策略,有效提升了学生的AI项目实践能力。课程累计覆盖学生1700余人,学生获国家级AI竞赛奖项30余项,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理工通识AI教育范式。


此次分享会为教研室后续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冯文果老师在总结中表示,未来将紧密结合学校核心课程建设文件要求,以这三门课程为标杆,努力打造更多具有移通特色的高水平课程,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撰稿:史欣雅
摄图:蒋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