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之窗

支部建设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之窗

【通信完超】指尖传爱,情暖童心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5级通信工程高本02支部 完超主题活动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11-10 浏览次数:

巧思凝爱,童心向阳——大学生手作礼物点亮留守儿童笑颜

为践行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用手工创意为留守儿童传递温暖,2025级通信工程高本02支部与“白鹿课堂”支教社区留守儿童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共同开展“指尖凝爱,情暖童心”主题活动。志愿者们发挥手工创意,亲手制作石膏娃娃、折纸作品与扭扭棒手作,将满满的心意打包封装,将心意打包送往留守儿童之家,为缺乏陪伴的孩子们送去别样的惊喜与绵长的温暖,用青春力量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亮色。

精心筹备,巧备材料筑基底

活动前期,志愿者们提前规划、分工明确,在教室开启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教室的长桌上,石膏白坯、各色丙烯颜料、粗细不一的画笔、剪裁整齐的彩色卡纸、柔软易塑的扭扭棒等材料被分门别类摆放得井然有序,为手工创作做好了充分准备。志愿者们还提前查阅了留守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兴趣偏好,针对性地挑选了小熊、独角兽等受欢迎的石膏造型,准备了色彩鲜艳的创作材料,力求让每一件作品都能贴合孩子们的喜好,传递最真挚的关怀。

石膏娃娃绘童趣,色彩定格美好期许

手工创作环节正式开启,石膏娃娃制作区创意拉满。志愿者们手持粗细各异的画笔,围绕小熊、独角兽等可爱造型的石膏白坯展开创作。大家精心调配丙烯颜料,有的为小熊勾勒出憨态可掬的卡通笑脸,圆圆的眼睛搭配上扬的嘴角,尽显灵动;有的为独角兽点缀上梦幻的星空图案,深蓝底色上缀满银白光点,仿佛将银河搬进掌心;还有的偏爱清新格调,用柔和的马卡龙色系搭配简约线条,打造出清爽治愈的风格。每一笔细致勾勒、每一次色彩碰撞,都饱含着志愿者对孩子们的真挚祝福与美好期许。

折纸传情寄暖意,文字承载满满关怀

折纸区里,志愿者们化身“指 尖魔法师”,让一张张普通的彩色卡纸焕发别样生机。大家指尖翻飞,折叠、翻折、穿插等动作娴熟流畅,很快,一只只象征祝福的千纸鹤、一颗颗寓意温暖的爱心、一串串代表希望的纸星星便整齐排列在桌面。不少志愿者还在作品角落写下暖心寄语,“愿你永远快乐,眼里有光”“勇敢奔赴属于你的星辰大海”“成长路上,有爱相伴”,简单的文字里藏着最纯粹的关怀,让每一件折纸作品都成为传递温情的载体。

扭扭棒巧塑萌物,巧思点亮童年欢乐

扭扭棒手作区充满奇思妙想,柔软易塑的彩色扭扭棒在志愿者手中绽放创意。大家灵活运用扭、绕、折、粘等技巧,将彩绳转化为一件件可爱萌物:娇艳的玫瑰、清新的雏菊在指尖绽放,呆萌的小恐龙、灵动的小兔子栩栩如生,还有小巧精致的卡通发夹、实用耐看的钥匙扣,每一款都独具匠心。志愿者们还特意根据儿童喜好,选用明亮鲜艳的色彩搭配,让作品既好看又实用,力求为孩子们带去视觉与体验双重欢乐。

分工协作,温情互动促成长

手工制作过程中,志愿者们始终保持着高涨的热情,大家分工协作、互帮互助,遇到创作难题时主动交流技巧,分享创意灵感。有的志愿者擅长配色,便主动为同伴提供建议;有的志愿者折纸手法娴熟,便耐心指导其他同学;还有的志愿者负责整理成品,确保每一件手作都整洁美观。原本普通的材料,在大家的巧手下逐渐变成了一件件充满温度与爱意的艺术品。“看到这些材料慢慢变成可爱的作品,想到孩子们收到礼物时开心的样子,就觉得特别有意义。”志愿者李同学一边小心翼翼地为石膏娃娃涂上最后一层亮油,一边笑着说道。这场创作不仅是为留守儿童准备礼物的过程,更让志愿者们在协作中收获了友谊,在付出中体会到了责任与担当。

手作共赏话温情,创意碰撞凝初心

各个创作区的作品陆续完成,志愿者们纷纷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围坐在一起分享交流。有人举起绘满星空的独角兽石膏娃娃,讲述配色时的巧思;有人展示串成风铃的折纸星星,分享折纸时的小技巧;还有人戴着自己做的扭扭棒发夹,邀请大家点评造型细节。现场不时响起阵阵赞叹,遇到新颖的创意,大家还会讨教制作方法,互相借鉴完善作品。“你这个恐龙的尾巴扭得好灵动,我也来试试”“把千纸鹤和扭扭棒结合起来,会不会更特别”,在轻松愉快的分享中,创意不断碰撞,温情持续升温,每一件手作都在交流中被赋予了更深厚的意义,也让这份即将传递给留守儿童的爱意愈发浓厚。

初心不改,持续护航助成长

此次“指尖凝爱,情暖童心”主题活动,不仅为留守儿童送去了物质上的关怀与精神上的慰藉,还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更搭建了大学生与留守儿童之间的爱心桥梁,为大学生提供了践行社会责任、传递爱心正能量的实践平台。



撰稿:杨妤霞

摄影:陈建行 李荣耀 朱谢言

编辑:刘志涵

复审:单建琴

终核:吕海军 文萍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

Copyright ©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