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之窗

支部建设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之窗

【通信完超】青春不踩坑,防诈我先行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5级通信工程专业16支部 完超主题活动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11-17 浏览次数:

为响应国家全民反诈号召,提升青年学生识骗防骗能力,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5级通信工程16支部于2025年11月11日下午16:20在爱莲书院多功能会议室开展了以“青春不踩坑,防诈我先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活动通过案例剖析、情景互动、实战演练等多元形式,为支部成员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反诈必修课”。

剖析高频骗局,激发防诈共鸣

活动伊始,主持人通过展示近期本校及本地高校学生受骗真实案例,以及她自身经历,直击“刷单返利”“冒充熟人/老师”“虚假购物/游戏交易”“盗号”等学生群体最常遭遇的5-6类高发电信诈骗类型。主持人组织同学们互动提问:“大家是否遇见过类似的案例,和同学们分享”。同学们坦言“诈骗可能藏在兼职群、游戏对话甚至好友头像里”,主持人在大家的积极参与讨论中总结强调:“诈骗不是‘别人的故事’,防范要从擦亮眼睛、主动避坑开始。”

全员投入沉浸体验,实战锤炼反诈能力

为强化学习效果,活动设计了“情景模拟+互动输出”双环节。在情景模拟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选择剧本现场表演。“刷单返利诈骗”表演暂停后,主持人引导全班讨论,现场思维碰撞热烈,有同学提出“凡要求转账先核实身份”“不轻信‘高额回报’承诺”,也有同学分享“遇到可疑情况立刻联系辅导员或报警”的经验。互动输出环节则更具趣味性与挑战性,同学们随机抽取与诈骗相关词组并描述特征,每轮描述后淘汰一人,最终两轮皆是平民获胜。通过紧张的互动比拼,同学们在“实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诈骗的了解并巩固了对诈骗套路的辨识能力。

习得慧眼识破陷阱,明晰权责善后维权

除互动环节外,活动还通过PPT系统梳理了诈骗分子的常见话术与心理陷阱,并重点讲解了“识诈三原则”(不贪心、不轻信、不转账)与“维权路径”(立即联系老师/家长/拨打110或反诈中心电话)。主持人现场展示了学校保卫处电话、反诈中心APP二维码及24小时报警电话110,提醒同学们“遇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寻求专业帮助”。

团队协作巩固成效,警钟长鸣再启新程

活动尾声,支部通过班级群定期推送反诈案例、组织反诈宣讲等方式,将反诈意识融入日常生活,让“不贪心、不轻信、不转账”的理念真正成为同学们的行动自觉。此次“青春不踩坑,防诈我先行”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反诈教育课,更展现了2025级通信工程16支部青年学子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共建平安校园的责任担当。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教育形式,支部成员不仅提升了自身防诈能力,更以青春之力传递了“全民反诈”的正能量,为构建“无诈校园”贡献了积极力量。



撰稿:程镜颖

摄影:程镜颖

编辑:江玉婷

复审:单建琴

终核:吕海军 文萍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

Copyright ©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