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和电子制作的综合能力,由重庆移通学院主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2023年工程师成长计划之第七届“创意无止境·共赴新未来”电子设计竞赛于10月16日正式拉开帷幕。11月8日下午四点,电子设计竞赛决赛在合川校区第二实验楼102、202、406进行。经过将近1个月的报名、前期准备、成品制作和测试答辩,本次电子设计竞赛答辩顺利完成!
(一)积极参赛,如火如荼
学生采用自愿组合、3名学生和1名指导教师的原则组成参赛队伍,最终本次竞赛合川校区共有100支队伍参加,参与人数多达300人。竞赛选题包括:车路协同、包裹配送机器人、篮球计时计分器、纸张计数显示装置、俄罗斯方块游戏机、智能电子称共6组题目,既考虑参赛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本要求,又能使优秀学生有充分发挥与创新的余地。各参赛队伍确定选题后,参赛选手们仍然热情不减,在竞赛群里激烈讨论着每一道题目的最佳解法。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不由得将会带动起未来一批批激情四射的工程师们。
(二)躬行实践,知行合一
选手们综合考虑自身专业所长与竞赛题目难易度,在10天内自行设计制作。制作期间,学院为选手们提供竞赛所需场地和设备支持;同时,选手们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不断对作品进行测试、改进,直到完成参赛作品。选手们在实验室热火朝天地讨论,争分夺秒地制作与调试,竞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他们的双手,犹如被赋予了魔力,迅速而精准地完成了任务。当组装完成时,参赛选手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自豪。

图1

图2

图3

图4
(二)答辩现场,展示自我
11月8日中午12:00,本次大赛主办方在黄桷树广场进行了作品封箱。现场收集工作井然有序,选手们带着饱含自己心血的参赛作品在黄桷树广场作品封箱处排队等候着,他们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中不难看出每支队伍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下午16:00电子设计竞赛在第二实验楼102、202、406准时开始答辩。

图5
此次大赛由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张辉老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高鹏老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袁世烔老师等15位老师组成大赛评委组。评委组依据选手们对参赛作品原理的理解、制作过程、功能实现和现场答辩表现等方面,公平公正的对答辩选手进行评分。活动正式开始时张辉老师作为评委组代表对同学们进行动员,他表示:“同学们不要紧张,要放松下来,赛出风格、赛出自我。”测试答辩现场,各组选手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和展示,并对评委老师的提问进行了详细回答。

图6

图7

图8

图9
(二)薪火相传,再创辉煌
在答辩环节,汪德渝小组制作的智能电子称用自制3D打印技术,加上完美的焊接拼接,在达到主办方的基本功能要求的同时又融入了更多功能的实现。评委老师针对各参赛队伍的作品进行更加全面的功能改进和技术指导,其中参赛选手们纷纷表示此次电子设计大赛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在本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激烈角逐中,选手们以出类拔萃的焊接技艺和创新能力,为焊接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与动力。他们的勤奋和努力获得了赛场上评委的一致认可与赞赏。电子设计竞赛的成功举办,不仅锻炼了参赛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设计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实践创新和独立工作的基本能力,提升了实验综合技能(制作与调试),同时鼓励参赛学生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更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更多选手全身心投入到竞赛之中,享受竞赛、享受当下。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