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在首次参加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功斩获国奖5项、省级奖13项。这次参赛不仅是学生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首次尝试,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与成长机会。此次优异的表现为学院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第26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学院师生斩获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2项、全国优秀奖1项的佳绩。

第26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合影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学科竞赛的组织与人才培养,通过建立健全的竞赛支持体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学院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理念,激励学生在竞赛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赛,学院在竞赛前组织了多场专题培训,为学生答疑解惑,并为参赛团队提供了大量实验设备和测试环境,确保学生能够在模拟真实场景中不断打磨自己的作品。

此次竞赛的丰硕成果离不开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参赛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充分发扬了“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精神,展现了强大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学院的教师团队不仅在理论知识上为学生提供支持,还帮助他们提升应对竞赛难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使学生能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游刃有余。

暑期,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师生们不畏酷暑,全力备战各项学科竞赛。面对炎热的天气,学生们依然保持高度的专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勤奋钻研技术,精益求精。参赛学生加班加点,不断调试程序、优化设计,以确保在竞赛中取得最佳表现。同时,指导教师们也放弃了休息时间,悉心指导学生,提供专业支持,耐心解决学生在备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师生们共同的努力和奉献精神不仅成就了这次竞赛的优异成绩,也诠释了学院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精神。
未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秉持“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精神,持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院学科竞赛发展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学院将继续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实际需求,让教学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加具有竞争力。
撰稿:林振善
摄图:高勇、林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