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教育

完满教育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完满教育

【全生异科导师】职“面”未来:面试通关攻略——异科导师杨德龙、冉璐开展面试技巧专题培训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3-27 浏览次数:

为帮助大四学生突破求职面试壁垒,破解毕业生面试难题,掌握职场“通关密码”,打通职场“最后一公里”。全生异科导师冉璐联合全生异科导师杨德龙于3月26日12:45在双栀书院多功能室开展线下+线上会议模式对两个小组的同学进行“职‘面’未来:面试通关攻略”为主题的专题培训活动。活动聚焦当前企业主流面试形式,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互动问答等方式,为60余名应届生揭开面试考察的核心逻辑。

理论筑基:从“冰山模型”看企业选人逻辑

胜任力是职场通关的‘密钥’,不仅需要‘硬技能’,更考验‘软实力’,活动伊始冉璐老师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核心展开解读。她指出,企业考察的胜任力包含显性能力(如专业技能、学历背景)和隐性素质(如抗压能力、团队协作),后者往往通过“冰山模型”潜藏于面试问题背后,强调面试中,企业真正在意的不仅是你的专业能力,更是水面下隐藏的‘冰山’,面试本质是岗位胜任力与个人特质的精准匹配。随后杨老师以“冰山模型”为切入点,解析企业选人标准。他指出,冰山上的“知识技能”仅占考核的20%,而冰山下“自我认知、价值观、动机”等深层特质才是决胜关键。

实战突围:拆解无领导、餐桌面试等场景

活动第二环节聚焦高频面试形式——无领导小组讨论。如何在群面中既避免‘隐形’又不显得强势?杨老师通过“真题模拟+多维复盘”模式破解群面迷局。现场讲到经典群面真题:“过期面包与难民”,现场同学们纷纷讨论,随后观看一则经典视频《终极面试》,以及抛出多个真题如“如何为一款新饮品策划营销方案”。杨老师指出,群面中“角色定位”至关重要:“领导者、计时员、记录者各有得分点,但核心是推动团队产出有效结论。”他以某学员因“主动梳理讨论框架并调和分歧”脱颖而出的案例,印证“逻辑思维与情商并重”的考核逻辑。

针对非正式面试场景,杨老师介绍到“餐桌面试”。主要讲面试官与候选人在饭局中的互动,暴露“埋头吃饭忽视交流”“过度奉承引反感”等常见误区。杨老师提醒:“餐桌礼仪、话题分寸、价值观自然流露,都是隐性考察点。”。另外随着企业招聘模式创新,“见习面试”逐渐成为考察候选人的新形式。杨老师分享到企业通过1-3天短期实践,观察候选人的学习能力、执行力与文化适配度。

互动赋能:模拟演练 点燃求职信心

活动尾声的“面试急诊室”互动环节,学生踊跃提问。本环节活动聚焦“追问拆解”“反抛问题设计”“微表情管理”三大核心技能。“面试被问短板怎么办?”、“跨专业求职如何说服HR?”,杨老师以“转化话术”为核心,给出“弱化缺点+强调改进”的应答策略。随后在模拟面试中,杨老师针对话术回答、肢体语言、着装等细节逐一讲解,学生受益匪浅。

求职是学子迈向社会的“成人礼”,而面试则是这场仪式的“通关文牒”。通过理论赋能与实战淬炼,我校将持续打造“有温度、有精度”的就业指导体系,助力毕业生在职场赛道上自信启程,逐浪未来。

师生体悟:

面试不是考题破解,而是人与人的深度对话。我曾目睹学员将精心准备的"满分答案"倒背如流,却在追问中阵脚大乱;也见证不善言辞的求职者,因展现真实思考而获得破格录用。好的面试培训绝非套路灌输,而是帮助求职者建立思维坐标系。我常引导学生回溯当时的心境起伏,那些细节处的犹疑与顿悟,往往比成果本身更具说服力。角色扮演时强调观察面试官微表情,培养即时对话的弹性,而非刻板的应答程序。面试是双向的价值确认,技巧只是辅助真诚表达的载体,最终留在考场上的,永远是最鲜活的“人”,真正的面试艺术,是让技巧隐于无形,让真诚自然流淌。

——全生异科导师 杨德龙

这次培训不仅传递方法论,更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学生‘看见’自身差距。许多同学反馈开始重新打磨简历和自我介绍,这正是知行合一的开始。未来我们将引入更多企业真实面试题库,助力学生缩短与职场的‘最后一公里’。

——全生异科导师 冉璐

以前总把面试失败归咎于‘不会说话’,现在明白底层逻辑是缺乏对岗位需求的深度理解。活动中的胜任力模型和之前所讲解的STAR法则让我学会用企业思维包装经历,下次面试我一定带着‘解决方案’而非‘自我介绍’去!”

2023级通信人工智能专升本2班 王冲


文字:冉璐

图片:冉璐 姜涛


Copyright ©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