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青年学子在历史场景中筑牢信仰根基。3月26日,全生异科导师陈飞宇带领同学们赴重庆白公馆开展"红色记忆润心田,青春向党谱新篇"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置身真实历史场景,深切感受革命先辈的艰苦斗争岁月,领悟红岩精神,汲取奋进力量,激发爱国热情与社会责任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促进全面发展。


在这座见证了无数革命志士英勇斗争的历史场馆内,陈飞宇老师带领同学们缓步走过阴暗潮湿的牢房、布满刑具的审讯室,驻足凝视烈士们的书信、遗物和斑驳的墙壁上留下的标语。陈飞宇老师不时停下脚步,向学生们讲述江竹筠、许建业等革命先烈在酷刑面前坚贞不屈、在生死抉择中坚守信仰的感人故事。当看到“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的画像时,陈飞宇老师动情地说:“这些革命先烈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对国家的忠诚,他们的故事不应被遗忘,而应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灯塔。”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们近距离触摸历史,在真实的场景中深化对爱国精神的理解。陈飞宇老师表示:“白公馆的每一处遗迹都是鲜活的教材,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沉浸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参观过程中,学生们神情凝重,不时用手机记录下触动心灵的瞬间。2024级卓越14班学生余湘敏在参观后难掩感动:“当我看到先烈们在狭小的牢房里依然坚持学习、传递情报,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名学生熊良杰感慨道:“以前对爱国精神的理解比较抽象,今天站在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感受到了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要传承他们的精神,让红色基因在我们这一代继续发扬光大。”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让同学们在历史的厚重中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参观为契机,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努力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陈飞宇老师将继续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以引导学生在感悟历史中筑牢信仰之基,在传承精神中践行报国之志。
师生体悟
今天带领学生参观白公馆,这座浸染着革命先烈血泪的历史场馆让我们深受震撼。阴暗潮湿的牢房、锈迹斑斑的刑具、烈士们泛黄的书信,无一不在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当看到江竹筠烈士在酷刑下仍坚定守护党的秘密,"小萝卜头"在监狱里坚持学习的事迹时,同学们眼眶泛红,真切感受到了革命者用生命诠释的家国情怀。这次参观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学生们纷纷表示,要珍惜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年代,将爱国精神融入血脉,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全生异科导师 陈飞宇
走进白公馆和戴公祠,历史的厚重感令人肃然。白公馆内,锈迹斑斑的刑具无声控诉着敌人的残暴;戴公祠中,戴笠曾在此迫害无数革命志士,却无法磨灭他们的信仰。江姐等先烈面对酷刑宁死不屈,用生命诠释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革命气节。他们的精神如暗夜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通信工程2024级卓越14班 余湘敏
参观白公馆后,我深受触动。这里阴森狭窄、肃穆沉重,简陋的牢房、斑驳的墙壁、侵蚀的刑具,无声诉说着先烈们的苦难,但正是在这恶劣环境中,他们坚守信念,用生命捍卫正义与信仰。先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震撼了我,让我明白如今的和平幸福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学生,我们生活在先辈用鲜血换来的美好时代,更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传承革命精神。
——通信工程2024级卓越14班 熊良杰
图/文 陈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