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教育

完满教育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完满教育

【全生异科导师】异科携手社区,共护涪江滨江之美——异科导师潘燕开展环境整改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4-30 浏览次数:

为积极响应环保号召,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4月30日下午13:30,重庆移通学院全生异科导师潘燕带领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2024级的9名同学,联合重庆市合川区新华社区,共同对涪江二桥滨江路沿线区域以及二桥下菜园地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环境整改和垃圾清洁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开展前,潘燕老师进行了详细的活动筹备,对不同区域可能存在的垃圾类型及相应的分类处理建议,如指出靠近江边的区域可能会有较多塑料瓶和泡沫板等漂浮垃圾,菜园地区域可能会存在更多的塑料和不可降解的白色垃圾,需重点清理并做好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的区分。新华社区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活动前,社区工作人员与潘燕老师进行了多次沟通,详细介绍了涪江二桥滨江路沿线区域的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部分区域存在卫生死角、垃圾清理不及时等情况,并共同制定了详细的志愿服务方案。

活动当天,阳光炽热,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热情。社区工作人员与同学们一起分成若干小组,迅速投入到环境整改和垃圾清洁工作中。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在清扫路面垃圾的小组中,有的同学手持板夹,娴熟地将捡起路边的烟头与纸屑,有的同学则拿着垃圾袋紧跟在后面,及时将垃圾倒入垃圾袋中。遇到一些卡在石缝里的纸壳或塑料袋,同学们就蹲下身子,用小夹子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夹出来。负责清理绿化带杂物的小组也干劲十足。绿化带里隐藏着许多不易发现的垃圾,如塑料袋、包装盒等。同学们猫着腰,在草丛中仔细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而负责清理菜园地的小组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这片菜园地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管理,不仅杂草丛生,还堆满了废弃的农具、破旧的塑料薄膜以及各种生活垃圾。同学们一到现场,便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先整理干净了树枝上的废弃塑料,将其整齐地堆放在一旁。对于那些堆在角落里的垃圾,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搬运,有的负责将垃圾分类装袋。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原本杂乱不堪的菜园地逐渐变得整洁有序,土壤也重新暴露出来,仿佛在期待着新的生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本杂乱的滨江路沿线逐渐变得干净整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本杂乱的滨江路沿线以及菜园地区域逐渐变得干净整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参与活动的同学们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志愿服务,更是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克服了天气炎热、垃圾清理难度大等困难,亲身体验到了环保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来自2024级通信与信息工程12班的陆俊睿同学表示:“在清理江边垃圾时,我看到那些被丢弃的塑料瓶和垃圾袋,它们随着江水漂浮,不仅破坏了美丽的江景,还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守护自然环境的重任。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用所学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同时也会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理念,让更多人加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

来自2024级通信与信息工程12班的邵秋怡同学感慨道:“这次活动让我走出校园,真正接触到社区居民,也让我看到了环保宣传的重要性。在与居民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并不是不想环保,而是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意识。这也让我明白,社会学的知识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要运用到实际中,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未来,我会继续关注社会环保问题,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

潘燕老师也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此次环境整改的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环保问题,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环境整改和垃圾清洁志愿服务活动只是同学们环保行动的一个起点。新华社区表示,将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定期开展环保宣传和实践活动,持续关注涪江二桥滨江路沿线区域的环境状况,共同探索更加有效的环保管理模式。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撰稿:潘燕

摄图:潘燕

Copyright ©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