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群体的反诈与禁毒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6月15日上午10时,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禁毒宣传活动在重庆移通学院校南湖书院声影活动室热烈展开。异科导师潘燕邀请了重庆市合川区的公安民警何俊霖,为2024级通信与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带来了一场生动且实用的知识讲座。

活动伊始,何警官结合自身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为学生们列举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网络贷、裸贷、杀猪盘、兼职刷单等金融诈骗活动,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特点。何警官强调:网络贷看似方便快捷,实则暗藏陷阱,一旦陷入,就可能背上沉重的债务,甚至影响个人征信,未来贷款买房、买车都会受到限制。兼职刷单也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方式,千万不要被高额的回报所迷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同时,何警官还提醒同学们不要超前消费、借贷消费。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量入为出,假期找兼职的时候要多方核实商家信息,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兼职工作,避免上当受骗。

在禁毒宣传环节,何警官首先介绍了传统毒品、新型合成毒品和第三代毒品的种类,例如奶茶包、跳跳糖、电子烟油等。从毒品的外观、成分、危害以及吸毒工具识别,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帮助同学们正确分辨毒品的种类。何警官强调,传统毒品如海洛因、鸦片等,对人体的危害极大,而新型毒品如摇头丸、K粉等,往往具有更强的伪装性和迷惑性,可能以‘奶茶’‘跳跳糖’‘邮票’等看似无害的形式出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毒品的陷阱。何警官还分享了一些因吸毒导致家庭破裂、人生毁灭的真实故事,让在场的学生们深受触动。“毒品不仅会摧毁你们的身体,让你们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还会让你们的家庭支离破碎,让父母伤心欲绝,一定要远离毒品。”

活动尾声,进入了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纷纷提出自己在反诈和禁毒方面的疑问和困惑。何警官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通过互动交流,同学们不仅解决了心中的疑惑,还进一步加深了对反诈和禁毒知识的理解。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反诈和禁毒的重要性,何俊霖警官还现场演示了发现身边涉毒情况的处理流程,以及遇到不良商家的非法兼职
招聘时的应对策略。何警官强调,在遇到任何危险情况时首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并及时报警,他还提醒同学们,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给陌生人,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活动结束前,我提出了一个困扰我许久的问题:“如果大学生因‘好奇’尝试了伪装成电子烟的新型毒品,但没有贩卖或传播,在法律上会面临怎样的处罚?”。何警官耐心解答道:“即便没有贩卖或传播,大学生因好奇尝试新型毒品也是违法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吸食毒品本身就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会面临拘留、罚款等处罚,同时还会被纳入动态管控系统,对未来的生活、工作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我意识到吸毒本身就是不可触碰的红线,那些看似新奇的东西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危险,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
——鱼城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邵秋怡
我一直以为学历高就不会被骗,但近几年曝出不少博士生、教授被诈骗的案例,经过何警官的解答,我明白高学历人群虽然知识储备丰富,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诈骗手段时,也可能因过度自信、缺乏防范意识而中招。诈骗分子针对这类人群,往往会利用他们追求学术成就、职业发展等心理,使用一些看似专业、权威的话术,诱导他们参与所谓的“投资项目”,或者以“学术违规调查”等借口,威胁他们转账汇款以“解决问题”。我才意识到任何身份、任何职业都有可能是诈骗分子的目标,不能盲目骄傲,掉以轻心。
——竹逸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刘子彬
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在做代购、游戏陪练等兼职,但是并不知道如何判断一份兼职是否涉及法律风险,何警官今天给我解答了这个困惑。他说,首先要看兼职内容是否合法合规。比如游戏陪练是否存在赌博、色情等违法元素。其次,要关注兼职的报酬方式是否合理,如果报酬过高且要求先交押金、保证金等费用,很可能存在诈骗风险。另外,还要查看兼职的发布渠道是否正规,避免通过一些不明来源的网站或社交平台寻找兼职。其实大学生的有消费需求是很正常,但是兼职赚钱也必须要考虑法律风险。
——竹逸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陆俊睿
很多诈骗源于信息泄露,比如我们学校门口的驾校、考公考研机构、健身房等扫码宣传活动。通过何警官的宣讲,我明白了日常生活中随意扫码领礼品、在不可信的网站或APP上填写个人信息、连接不明来源的公共WiFi等行
为,都容易导致信息泄露。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扫码获取个人信息,然后进行精准诈骗,例如连接不明来源的公共WiFi,可能会被黑客窃取手机中的个人信息。以前看到扫码领礼品的活动,觉得占了个小便宜,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风险。以后必须管住自己的手,不能随便扫码了。
——竹逸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陈庆峰
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者,我深感这次宣传活动意义重大。在活动筹备过程中,我了解到学生们对反诈和禁毒知识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往往缺乏系统的了解和防范意识。通过民警的专业讲解和互动交流,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知识,更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看到学生们在活动中积极提问、认真思考,我由衷地感到欣慰。这也让我意识到,作为异科导师,我们有责任为学生们搭建更多这样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远离诈骗和毒品的侵害。
——全生异科导师 潘燕

此次反诈与禁毒宣传活动,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民警的专业讲解和生动案例分享,学生们对诈骗和毒品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今后将继续加强学校与当地公安部门的合作,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撰稿:潘燕
摄图: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