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破学科壁垒、深化师生联结,同时提前营造中秋氛围,2025年9月28日晚18:00-20:00,异科导师董道进在南校区三江食堂外空地,组织“酿味品香话中秋”精酿啤酒品鉴会,不同专业同学齐聚,在味觉体验中感受文化,于轻松交流中收获成长。

作为全生异科导师制的实践活动,本次以“文化传播+跨科交流”为核心,融合专业知识与节日氛围。活动伊始,董道进带着“艺术精酿啤酒实战项目组”成员为异科同学们讲解精酿啤酒的起源、酿造工艺,以及重庆风土对啤酒风味的影响。从麦芽甄选到发酵控温的专业解读,让工科同学联想到实验流程的精准性。现场“风味竞猜”环节更添趣味,同学们凭酒体色泽、香气猜啤酒类型,答对者获定制酒杯,现场氛围热烈。

品鉴环节中,董道进指导大家从观色、闻香、品味三方面感受精酿魅力:小麦啤金黄澄澈带柑橘香,果味啤深红醇厚含浆果甜,黑啤则有焦香与巧克力味。同学们手持酒杯交流,异科学生廖绣荣、陈皓分享“数据化品鉴笔记”,文科同学用文字描述味觉,进行了跨学科思维自然碰撞。

活动尾声,董道进结合异科导师职责与同学们交流:“异科活动像精酿,需多元原料融合才显独特。希望大家在跨科交流中拓宽视野。”他还为每位同学送上印有“中秋寄语”的卡片,鼓励大家感受生活之美。同学们表示,活动缓解了学业压力,结识了朋友,也直观理解了“跨学科育人”。
此次品鉴会既是校园文化盛宴,也是异科导师制育人理念的实践。通过融合专业知识、生活文化与节日情怀,搭建了师生沟通桥梁,彰显学校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全面人才的探索。未来,更多异科导师将打造多元活动,让育人温度融入校园生活。
师生体悟:
“看到不同专业的同学从最初的陌生,到围绕‘精酿’‘中秋’话题畅聊,甚至主动结合专业知识碰撞想法,我特别欣慰。异科导师的职责不仅是组织活动,更是搭建一个让学生跳出专业局限、发现多元可能的平台。这次品鉴会就像一个‘小窗口’,让同学们看到知识交融的魅力,也让我更坚定了通过多元活动推动跨科育人的决心。”
——全生异科老师·董道进
“原本以为精酿啤酒只是简单的饮品,没想到在和自动化专业同学交流时,他们从设备运作逻辑讲解发酵过程的精准控制,交流了国外精酿文化的传播故事,这种‘技术+文化’的交流让我对‘跨学科’有了更具体的认知,也让这个中秋前的夜晚格外有意义。”
——花果书院/通信工程学院·廖绣荣
图片:廖绣荣、陈皓
文字:王红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