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教育

完满教育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完满教育

【全生异科导师】学科交叉,思想交融——异科导师张甲强开展异科导师期中座谈会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11-14 浏览次数:

为推动跨学科思维碰撞,助力学生打破专业壁垒,11月12日下午,异科导师张甲强于花果书院党团活动室举办“学科交叉 思想交融”主题座谈会。活动以期中为节点,针对性的对部分学生进行学业指导。通过跨领域经验分享、未来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在多元学科对话中激发创新灵感,探索复合型成长路径。

座谈会伊始,张甲强老师以“学科交叉的实践价值”为切入点,结合前期学习数据,指出部分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存在的“知识割裂感”“方法论冲突”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跨界思维培养方案”。他强调:“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于不同领域的交界处,期中复盘不仅是成绩的总结,更是思维模式的迭代契机。”

在互动交流环节,张甲强老师提出“三维融合模型”——横向打通专业知识,纵向深化实践能力,纵深培育创新意识。针对学生提出的“学科思维转换困难”“资源整合低效”等问题,张甲强老师一方面推荐学生使用“概念图谱工具”构建跨学科知识网络;另一方面搭建跨专业导师协作平台,整合文、理、工、艺等领域资源,为学生提供参考。

随后,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代表轮流发言,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跨学科思想交锋。本次座谈会通过跨学科经验共享与规划指导,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未来,将持续深化“学科交叉育人”模式,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成长舞台。

师生体悟:

作为异科导师,这场期中座谈会让我深刻感受到学科交叉的真正魅力——它不仅是知识的叠加,更是思维方式的革新。当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开始用算法解构文学意象,当通信工程学子尝试用数据模型诠释传统文化符号,那些看似“不可能”的跨界碰撞,恰恰迸发出最鲜活的创新火花。

——全生异科导师 张甲强

最大的收获或许是心态的转变。曾经害怕“跨界”会稀释专业深度,但现在懂得:真正的专家不是只懂一行的人,而是能用多重视角解读世界的人。未来,我希望继续以“问题”为导向,带着这份“跨界自觉”去探索——毕竟,世界的难题,从来不需要单一答案。

——花果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杨旺

文字:张甲强

图片:张甲强

Copyright ©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