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2 日 18 点,别读书院多功能研讨室内暖意融融。全生异科导师宋珊老师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025 级通信工程 9 班 31 名新生齐聚于此,一场充满温度的全生异科导师见面会正式开启。宋老师提前备好饮料、薯片、辣条、豆干等零食,让跨学科师生的初次相聚少了拘谨,多了份轻松惬意。

活动伊始,宋老师将自我介绍环节作为核心破冰环节,巧妙打破新生间的陌生感。按照活动安排,第一位同学需完整分享姓名、班级、家乡、兴趣爱好,还得用一句专属话语或词语让大家记住自己;从第二位同学开始,需先衔接“我前面的同学叫XXX”,再展开个人介绍。现场氛围逐渐升温,同学们在复述与分享中快速熟悉彼此,原本略显羞涩的交流慢慢变得热烈,研讨室里不时响起笑声。


破冰之后,宋老师结合学校全生异科导师制实施方案,向同学们详细解读制度内涵: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宗旨,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她清晰阐述了异科导师将如何为大家提供个性化培养——不仅会指导思想成长、学业提升与生活适应,还会助力未来生涯规划。随后,宋老师组织同学们划分小组并选举组长,同时布置了两项成长任务:一是完成个人成长档案第一页,梳理前三年成长总结、明确未来四年自我要求与就业升学期许;二是启动“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计划”,以阅读拓宽视野、涵养思维。
此次见面会既是学校全生异科导师制的生动落地,更是跨学科师生建立情感联结的起点。它不仅让同学们明晰了异科导师的价值,更在轻松氛围中增强了校园归属感。未来,宋老师将按要求开展常态化线上线下互动与集体活动,用实际行动助力同学们全面发展。
师生体悟:
作为马原课程负责人,我希望能以跨学科的视角陪大家走过大学时光。未来无论遇到学业困惑、生活难题,还是对未来感到迷茫,都希望学生可以随时联系我。愿我们一起在交流中成长,在陪伴中进步,让大学四年成为学生人生中最坚实的基石。
——全生异科导师 宋珊
很开心参加宋老师的见面会!零食拉满亲切感,自我介绍环节打破陌生,老师耐心讲解异科导师能帮我们规划学业生活,瞬间觉得大学有了方向,特别有归属感。那句“随时找我”超安心,期待跟着老师好好成长,奔向更好的自己。
——南湖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杨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