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教育

完满教育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完满教育

【全生异科导师】新相遇·心启航——异科导师陈巧蓉与2025级人工智能1班开启“成长之约”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11-18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11月13日,异科导师陈巧蓉老师与2025级人工智能1班的全体同学在花果书院感召演说厅举行了一场温馨而富有意义的师生见面会,以“相遇的第一天”为主题,共同开启了大学四年的“成长之约”。

见面会伊始,陈巧蓉老师以“争取不念经”的幽默开场,迅速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她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重庆移通学院的发展概况,包括合川与綦江两大校区的办学格局、“乐教、乐学、创造、创业”的校训精神以及完备的学科专业体系,帮助新生们增强了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随后,陈老师从“关于我”的角度,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丰富的个人履历。作为一位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与文博馆员双职称,并兼具国际助理项目经理(IPMA)和合川区创业导师资质的优秀教师,陈老师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成果丰硕,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校级课题,著作颇丰,更是在育人实践中荣获校级奖项68项。这份“硬核”简历不仅让同学们惊叹不已,更为大家描绘了一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且充满活力的导师画像,让大家对未来四年的指导充满期待。

在活动的核心环节,陈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解读了异科导师制度的内涵与初衷。她指出,异科导师制度旨在打破学科壁垒,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跨学科的视野和个性化的引导。她鼓励同学们放下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刻板印象,用“充满好奇的眼神”去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她将作为大家的陪伴者、引导者和同行者,在学业规划、职业发展乃至个人兴趣探索上提供全力支持。

最后,陈老师就近期工作安排与同学们进行了初步沟通,并以一句充满活力的“同学们,奥利给!”作为结束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展现了与同学们并肩奋斗、共同成长的决心。

本次见面会不仅是一次破冰之旅,更是一次梦想的启航。相信在陈巧蓉老师的悉心引领下,2025级人工智能1班的同学们必将在跨学科融合的沃土中,以规划为翼,赴成长之约,书写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精彩大学篇章。

师生体悟:

担任异科导师,于我而言,是一场充满惊喜的“跨界”修行。我的背景是文史与工程管理,如今面对的是充满逻辑与算法的人工智能学子,这种“异”恰恰构成了我们之间最独特的连接点。我深信,教育的本质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赋能。我不愿做一位高高在上的“念经者”,而是希望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同行者与唤醒者。看到同学们从初遇时的好奇到眼中迸发出探索的光芒,我便觉得一切努力都充满了意义。我将继续以“匠心”筑梦,陪伴他们从“新相遇”走向“心启航”,在这条“异”路同行的旅程中,共同书写充满无限可能的成长故事。

——全生异科导师 陈巧蓉

作为2025级人工智能1班的班长,在11月13日与陈巧蓉老师的见面会之前,我和同学们一样,对“异科导师”这个概念既感新鲜又有些迷茫。然而,当陈老师用“争取不念经”这样轻松的开场白打破陌生感时,我悬着的心立刻放下了。陈老师的履历让我深感震撼。她不仅在学术上建树颇丰,更横跨文化、管理等多个领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学校为我们配备异科导师的深远用意——人工智能的未来,绝不能局限于代码与算法,更需要像陈老师这样具备人文底蕴与跨学科视野的引路人,帮助我们打开格局。从班长的角度看,这次见面会如同一座坚实的桥梁,将我们班集体与一位亦师亦友的引路人紧密相连。我感受到了一种被学校全方位关怀的温暖。我相信,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不仅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更能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多元发展的成长路径。我们已经准备好,与陈老师一起,从“心”出发,共赴这场成长的约定。

——廊桥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王兴赤

文字:王兴赤

图片:王兴赤

Copyright ©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