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 2024 级电子信息类2、3 班同学在专业分流后对考研与职业发展的了解,锚定成长方向,聚焦能力提升,异科导师邓长勇在11月19日以 “考研与职业发展” 为主题,与同学们开展交流与分享,通过疑问解答、趋势解读、路径指引、就业去向,为同学们搭建起连接学业与未来的桥梁。

析产业趋势,破认知迷雾
邓长勇老师以数据为钥,以岗位为引,拓展了同学们对通信、电子信息等专业的认知视野,破解了学生对专业分流之初的迷茫。他结合产业动态,点明行业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趋势,让同学们深刻意识到,清晰的规划是在行业竞争中立足的关键。同时,导师结合学校育人理念与自身实践经验,强调 “大二是能力塑造的黄金期,早定方向才能少走弯路”,为同学们敲响规划警钟。

指考研方向,授备考良方
针对考研需求,导师从 “择校”“备考”“心态” 三方面给出系统指导。择校时,需结合自身基础、兴趣与地域,理性分析高校学科优势,避免盲目追 “名校”;备考中,数学要从现在开始夯实基础,英语注重日常积累,专业课需吃透《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等核心课程,紧盯目标院校考纲与真题;心态上,要学会调节压力,遇困及时求助,拒绝 “孤军奋战”。细致的建议让有考研意向的同学明晰了努力路径。
绘职业蓝图,传就业技巧
谈及职业发展,导师围绕通信工程、嵌入式开发、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热门方向,拆解岗位技能要求与发展路径:做通信工程需懂 5G/6G 原理,搞嵌入式开发要精 C/C++ 编程,做深度学习要学习python。同时,导师强调 “实践出真知”,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企业实习,提升动手能力。
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 “考研考证”“实习就业” 等问题踊跃提问,导师结合案例耐心解答。
图3同学们积极向老师请教问题
此次分享,恰到时机,正是在同学们完成专业分流不久后的深入交流,不仅为同学们带来实用的指导,更点燃了大家的奋斗热情,助力他们在电子信息领域职业发展的赛道上稳步前行。
师生体悟:
经过一年的公共课学习,同学们进行了专业分流。针对同学们所选的专业,进行考研与就业方面知识的普及、交流,这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针对后面三年的学习进行规划,锚定目标,学习数学、英语、编程与软件技能,从而为未来职业发展增筹加码。
——全生异科导师 邓长勇
老师的分享让我厘清了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发展方向。他对考研各方向(如通信工程、嵌入式系统)和行业就业赛道(如物联网、智能制造)的深度分析,帮我跳出了 “考研还是就业” 的二元纠结,学会从自身兴趣和行业需求出发规划未来,不再盲目跟风。
——花果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方丽
老师针对就业能力提升的建议极具指导性。电子信息行业注重实操与创新,无论是考研备考还是职场打拼,都需夯实编程、电路设计等核心技能,同时积累项目经验。这让我意识到,以后要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弥补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廊桥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郑坤鹏
老师的个人经历让我备受启发。从努力考研上岸,到入职企业稳步晋升,让我明白职业发展没有固定模板。更让我懂得,明确目标后需保持定力,既要仰望星空规划长远,也要脚踏实地做好当下,才能在行业快速迭代中站稳脚跟。
——花果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杨欣月
文字:邓长勇
图片:邓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