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成效,引导青年学子在志愿服务中锤炼责任担当、提升实践能力,同时助力幼儿建立身体边界意识、掌握基础自我保护方法,2025年11月21日14时50分,异科导师杨倩带领其异科导师学生郭贵明、胡景鹏、吴妮洲、刘松、卢籽江等人,走进天玺未来之星幼儿园,开展以“爱护我们的身体”为主题的公益安全教育活动。本次活动由通识教学部与花果书院共同孵化的“守护青禾”志愿支队学生讲师朱沁宇主讲。

作为针对幼儿群体的专项安全教育活动,“守护青禾”支队在活动前期进行了精心筹备。考虑到幼儿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团队设计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课程内容,全程以“游戏化、趣味化、具象化”为教学导向,避免复杂理论讲解,确保孩子们能听懂、会运用。

活动正式开始后,学生讲师朱沁宇以亲切的语气开启课程,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在隐私部位认知环节,朱沁宇借助拟人化的身体结构图,用“小背心、小短裤遮住的地方是我们的隐私部位,不能让别人随便看、随便碰”的通俗表达,帮助孩子们建立身体边界意识;针对幼儿容易轻信他人的特点,讲师通过情景游戏“安全小考验”,模拟“陌生人给零食要求抱抱”“熟人触碰隐私部位”等场景,引导孩子们判断危险行为,并现场演示和教授自我保护的方法。

课堂上,异科导师学生作为授课助教,分工明确、配合默契:郭贵明、胡景鹏负责协助讲师开展互动游戏,发放卡通贴纸奖励积极参与的孩子;吴妮洲、刘松、卢籽江则重点关注内向幼儿的参与情况,耐心引导他们表达想法,及时解答孩子们的疑问。孩子们在游戏互动中积极举手、大胆回应,原本严肃的安全知识在趣味体验中被轻松吸收,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杨倩老师全程观察课堂动态,适时给予指导,确保教学效果落到实处。

活动尾声,志愿者团队为每位孩子发放了定制的幼儿防性侵安全教育手册。手册以色彩鲜艳的漫画故事形式,重现了课堂核心知识点,还添加了亲子互动小任务,方便家长课后与孩子共同巩固学习,构建“幼儿园-家庭”协同防护体系。
此次公益活动既是守护幼儿安全成长的暖心之举,更是大学生志愿者践行实践育人的成长之旅。从现场教学中灵活应变的互动引导,再到团队协作里的分工互补,学生志愿者们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不仅锤炼了沟通表达、教学设计与应急处理能力,更深刻体会到责任担当的重量。志愿服务让青年学子走出校园舒适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服务能力,在传递温暖与安全的同时,树立了“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价值理念,以青春之力为社会注入正能量。
师生体悟:
见证学生们在志愿服务中的蜕变,我倍感欣慰。从课程设计到现场执行,他们主动思考、分工协作,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活动既为幼儿筑牢安全防线,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责任担当。“育人融合”的意义正在于此,未来会继续搭建实践平台,引导青年学子以志愿之力服务社会,在奉献中实现价值成长。
——全生异科导师杨倩
这次志愿服务让我收获满满。面对孩子们纯真的眼神,我更懂身上的责任。从前期打磨幼儿易懂的课程,到现场用游戏传递防护知识,每一步都在锤炼表达与应变能力。看到孩子们学会分辨危险、勇敢说“不”,我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的价值。未来我会继续参与公益,把所学转化为守护力量,在奉献中成长。
——南湖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郭贵明
文字:杨倩
图片:郭贵明、刘松、吴妮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