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简介

霍佳璐,女,中共党员,硕士,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技术教研室教师、通信工程师,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成员,全球职业生涯规划认证培训师(GCDF)。曾企业挂职锻炼,目前专注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图像识别等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曾获市级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劳动和技能竞赛优秀选手1项,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设计之星,“大唐杯”全国双师型大赛三等奖1次、二等奖1次,荣获学校远景特级教师、远景优秀教师,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参与市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近5年,主研省部级教科研项目2项,主持校内教改项目1项,主编教材3部,发表期刊论文6篇(其中SCI一篇)。多次指导学生竞赛获省部级奖项近30项。
教学团队简介

黄倩,女,中共党员,助教,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员。主要负责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与实验室管理工作,为学院教学工作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已参与市级教改及科研项目1项,校级教改科研项目4项,公开发表论文2篇。获得2023年优秀行政管理工作人员,2024年优秀行政管理人员称号;指导学生获得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现代通信网络部署与优化设计大赛“5G网络工程实践赛”本科组三等奖、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重庆赛区“TI”杯)成果参与奖。
沈五一,男,中共党员,重庆云阳人,助教,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员,主管学院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日常管理维护、实验室安全与资产管理、学科竞赛和日常行政管理等工作。发表论文2篇,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指导学生在第十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获重庆市二等3人,重庆市三等奖16人;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重庆市获奖6人;第七届IUV杯全国大学生现代通信网络部署与优化大赛“5G网络工程实践赛”重庆市三等奖2人;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重庆赛区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大学组二等奖1人。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使同学们了解信息通信技术的概貌,了解ICT行业的基本情况,引导同学们认知专业,领悟专业学习。使同学们对专业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引导同学们去思考并熟知将来专业学习的大致方向。为自己设定今后的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通过对信息化的关键技术、通信与信息的知识框架、各种通信业务和技术的简要阐述,使同学们对通信工程及其相近的专业学习、就业方向或从事的工作岗位从宏观上有全面、初步的认识;结合跨领域、跨行业的实际应用,对信息化时代的通信技术和最新发展的介绍,激发同学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开拓视野,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知道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之广泛,通信系统就是非常发达的社会神经系统,进一步明确广阔的就业渠道;引导同学们学会学习,尤其是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体验)学习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学能力等。

在数字时代的洪流中,信息通信技术犹如强劲的动力引擎,驱动着社会不断向前迈进。为了切实提升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实力,《大话信息通信技术,敲响ICT行业大门》课程以崭新的教学模式登场,将原本看似高深莫测的通信技术学科巧妙地融入趣味盎然的课程规划之中。借助鲜活的案例剖析、实际动手操作以及充满创意的项目和游戏等环节,学生们得以深度探寻通信技术的奥秘,进而在实践过程中牢牢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课程高度重视实战项目体验。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类通信、大数据等模拟项目,通过亲身体验深刻感受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场景。此类实践活动不但能够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有效培育团队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信息通信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多个专业领域。课程将持续推进跨学科融合,与相关专业课程紧密衔接,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拥有更为宽广的知识视野。

《大话信息通信技术,敲响ICT行业大门》课程的推出,不只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一次大胆革新,更是对未来人才培养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创新。我们坚信,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成长为兼具创新精神与实际应用能力的优秀通信专业人才。这也是我们学校在教育领域持续创新的一个生动写照,期待学生们在这个充满无限活力的通信世界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璀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