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微语”心理健康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在别都书院朋辈交流中心开展“彩笺塑面 灵犀映心”面具创作主题活动。同学们在充满艺术创造与心灵对话的温暖氛围中,通过音乐共鸣、手工实践与故事分享,探索情感表达与内心世界的联结。

活动在轻柔舒缓的音乐中启幕,主持人引导参与者闭目聆听,以旋律唤醒情绪与回忆。曲终后,同学们分享对“宁静”“忧伤”“激昂”等风格的感受,从童年回忆聊到离别心绪。随后,志愿者讲述音乐与面具设计的关联,如摇滚乐对应张扬造型、古典乐启发细腻创作。在随机音乐片段播放中,参与者即兴勾勒面具草图并标注色彩情感,有同学感叹音乐如钥匙,瞬间解锁了创作灵感。


在面具制作实践环节,参与者使用空白纸浆面具、羽毛、亮片、颜料等材料自由创作。志愿者俯身穿梭指导,手把手雕琢色彩层次与立体装饰,让情感在面具纹理间悄然生长 。有位同学用暗红色与金色绘制出火焰纹路,象征“走出低谷的勇气”;另外一位同学则以蓝紫色渐变搭配星月贴纸,表达“对未来的浪漫憧憬”......


活动尾声,同学们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眼眸发亮,依次讲述藏在面具的故事。有人讲述“高考失利后重新振作”的成长经历,有人倾诉“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还有人通过抽象图案展现“自己的内耗”。现场满溢着理解与共情的温暖。同学们不禁感叹:“原来每个人的面具背后,都藏着独一无二的故事,倾听与被倾听,让孤独感悄然消散。”

本次活动通过艺术创作与情感分享,帮助同学们学会用非语言方式表达内心,增强自我认知与共情能力。“微语”心理健康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未来将继续创新形式,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实践,为学子搭建更多释放压力、联结心灵的平台。

撰稿:仇云江
摄影:潘俊臣 金海
编辑:孙伶予涵
复审:陶小红、陈怡静
终核:李文静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