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志愿者在多元服务场景中的沟通能力,助力志愿服务效能提升与团队协作优化,2025年4月23日12:30-13:30,由重庆移通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主办、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伐木累”通信学院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协办的“沟通技能培训”活动,在花果书院・演讲培训室顺利开展。本次培训聚焦志愿者沟通痛点,吸引了花果培训基础班50余名成员积极参与。

活动伊始,主持人姜欣以志愿服务中的真实沟通场景为切入点,阐明本次培训的核心目标——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演练,提升志愿者倾听、表达、共情及冲突处理等核心技能。随后,受到邀请的陈怡静同学结合志愿服务中的典型案例,系统解析跨文化沟通与团队协作沟通技巧,重点讲解如何在服务对象需求多元、团队成员背景各异的场景下,通过精准表达与高效倾听实现信息传递与情感共鸣。
陈同学强调:“沟通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链接。志愿者需在理解服务对象文化差异与性格特点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沟通策略,以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提升服务温度。”现场通过模拟对话、分组讨论等互动环节,让学员直观感受沟通技巧的实际应用。

培训中,陈同学针对志愿服务中高频出现的三大沟通挑战——服务对象需求理解偏差、团队协作信息断层、突发事件应急沟通,逐一拆解应对策略。在跨文化沟通模块,她以方言差异、习俗禁忌等实例,引导学员掌握“尊重为先、主动询问、简明表达”的沟通原则;在团队协作环节,通过任务分配模拟演练,让学员体会“清晰分工+及时反馈”对提升执行效率的重要性。



活动尾声,主持人姜欣对培训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员将所学技巧转化为日常志愿服务中的行动自觉,并对未来团队协作与服务优化提出期许:“希望大家以本次培训为起点,用高效沟通架起与服务对象、团队伙伴的连心桥,让每一次志愿行动都充满温度与力量。”

此次培训通过“理论+场景+实战”的立体式教学,有效提升了志愿者的沟通自信与应变能力,为后续志愿服务项目的高质量开展奠定了基础。未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将持续推出系列能力提升培训,助力志愿者在服务中成长,在实践中蜕变。
撰稿:田会萍
摄影:郑利鑫
编辑:周正哲
复审:陶小红,陈怡静
终核:李文静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