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教育

志愿服务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完满教育

【通信志愿】“礼映初心·志愿生辉”——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5-2026学年“花果4+N”志愿者先锋锻造计划基础班第二期培训圆满结束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11-21 浏览次数:

针对“站姿随意、称呼出错、特殊群体不敢靠近”——这些志愿现场的常见问题,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伐木累”志愿者培训专项支队于2025年11月21日12:30至13:30,面向花果“4+N”基础班全体成员开展“礼映初心·志愿生辉”礼仪速训活动,直击志愿服务中的礼仪痛点,以“可视化、可复制”的范式,让热情转化为专业服务能力。

【场景赋能:“三板斧”搭建有温度的礼仪框架】

培训以“场景-话术-心法”三合一模板为核心,主讲人姜欣通过“银龄陪伴、宝贝不哭、无声有爱”三类典型场景,拆解志愿礼仪的实操细节:银龄服务中,示范“微蹲侧身”的站姿与“爷爷/奶奶”的亲切称呼;儿童陪伴时,展示半蹲平视的互动姿势与安抚话术;特殊群体服务里,强调“轻动作、慢语速”的贴心引导。从空白任务到完整礼仪流程,让基础班成员们30分钟内便掌握了“有温度、有分寸”的服务逻辑。

【能力跃迁:从“有热情”到“会策划”的成长进阶】

这场60分钟的速训,不止于礼仪动作的教授,更着眼于志愿能力的系统升级:通过“拆案例”替代“拍脑袋”,志愿者们建立了可复用的策划范式;培训现场完成“主题→框架”的方案输出,实现“听懂了”到“做对了”的实战转化。活动结束后,每位成员都带走了一份可直接执行的志愿礼仪方案,为后续志愿服务筑牢基础。

【青春续航:以礼仪之基绘就志愿底色】

活动尾声,成员们与志愿者们整理场地、复盘总结,在合影中定格成长瞬间。从“三大尴尬”到“规范服务”,从“热情有余”到“专业适配”,这场礼仪速训让志愿初心在细节中闪光。未来,“伐木累”支队将持续以标准化、可迭代的培训模式,推动青年志愿者在服务中既怀热忱、更具章法,让礼仪成为志愿服务的“温暖名片”。



撰稿:罗锦怡

 摄影:刘真言

编辑:杨爽

复审:单建琴

终核:吕海军 文萍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

Copyright ©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