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5年9月10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技术教研室开展核心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交流会。教研室邓川、刘玥岑、邓璐三位教师分别围绕《电信传输原理》《通信工程经济学与经济评价》《电信工程概预算应用》三门核心课程,全面分享课程建设的背景、历程、教学材料准备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教研室教师搭建了经验共享、思路共创的专业交流平台。
分享会上,三位教师结合通信行业发展需求与课程教学实践,深入剖析核心课程建设的重点与亮点,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可落地的规范化实践方案。

邓川老师以《电信传输原理》为核心分享内容,强调该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始终紧密围绕通信技术发展趋势与行业人才需求展开建设。课程团队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理论教学的单一模式,将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等核心知识与通信网络建设实际场景深度结合。为保障教学质量与学生能力评价,团队系统开发了标准化教学课件、线上平台视频资源及行业真实案例库,满足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刘玥岑老师聚焦《通信工程经济学与经济评价》核心课程建设,回顾了该课程启动建设以来的进阶历程。课程团队以学习通平台为核心载体,精心打造了涵盖经济学基础理论、通信工程成本核算、项目经济评价、行业政策解读等课程内容。并通过教学课件标准化打磨、思政案例库搭建、试题集规范化编制等核心环节,为老师们如何规范化建设核心课程提供了思路。
邓璐老师则围绕《电信工程概预算应用》课程,分享了该门核心课程的建设思路与实践成果。该核心课程依托行业案例数据库与工程概预算软件,打造了涵盖概预算规范文件、典型工程案例、软件操作教程、岗位实操题库的各类教学资源;通过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校园通信网改造、区域光纤覆盖等模拟项目的概预算编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岗位实操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行业岗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核心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会,让通信技术教研室全体教师清晰把握了核心课程建设的规范、逻辑与方向,是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相信在这些优质核心课程的标杆引领下,必将为更多课程的建设与优化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助力整体课程质量实现新提升。
撰稿:邓川
摄图:施学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