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14时,天空书院青空朋辈畅谈室开展“FPGA设计与工具”为主题的专家讲座活动。本次活动由电子信息教研室策划,教研室主任费莉主持,特邀高级工程师蔡伟担任主讲嘉宾,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共探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课程建设的创新路径,为培养智能时代所需的FPGA技术人才注入新动能。


蔡伟工程师以“FPGA设计与工具”为主题,系统剖析了FPGA的技术特点、编程语言体系及高阶设计思路。并以“FPGA技术全景图”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FPGA在异构计算、边缘计算等新兴领域的核心价值。结合十年以上FPGA/SoC项目实战经验,他深入剖析了Verilog/VHDL语言特性、高层次综合(HLS)工具链及OpenCL异构编程框架,强调语言基础是FPGA设计的基石,而软硬协同能力是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针对课程建设痛点,提出“理论筑基-实践强能-优化创新”的三阶培养模型,建议通过开发板实操、企业级案例解析等方式,构建“课堂-实验室-产业”的闭环培养体系,同时分享了企业对FPGA人才的技能需求图谱。



在讲座交流环节,王玮老师、费莉老师、刘强老师等与专家围绕课程同质化、知识结构与就业适配性、课程内容饱和度等问题展开多维对话。针对这些问题,蔡伟以“积木与建筑”的类比妙解定位分歧,明确《FPGA技术》与《电子设计自动化》两门课程的教学边界为课程组优化教学大纲提供了关键指引。同时结合行业调研数据指出,当前市场对具备FPGA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逐年增长。针对课程内容饱和度问题,他提出“模块化教学+项目制考核”的改进方案,强调可通过真实工程场景提升学生的技术迁移能力与创新思维。
此次讲座不仅为电子信息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范本,更通过产学研深度对话,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FPGA工程师开辟了新路径。正如蔡伟工程师所言:“当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我们培养的不仅是技术工匠,更是能够引领未来电子技术变革的创新者”。
文:何春燕
图:耿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