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教育

完满教育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完满教育

【全生异科导师】向阳而生 职引未来——异科导师冉璐 杨德龙开展心理压力调整主题活动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4-17 浏览次数:

为帮助应届毕业生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破解心理压力困局,全生异科导师冉璐联合杨德龙于4月16日17:00在廊桥书院,通过线下+线上会议模式对两个小组的70余名同学开展以“向阳而生 职引未来”为主题的心理压力调适专题培训。活动聚焦应届生求职期的典型心理困境,通过理论剖析、技能实训、朋辈对话等形式,构建心理韧性“防护网”,助力毕业生轻装上阵迎战职场。

数据透视:1222万毕业生背后的心理暗礁

活动伊始,冉璐老师以一组数据切入:“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就业竞争压力逐年攀升。”她结合调研案例,系统梳理应届生六大心理困境:因集体生活摩擦产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异地求职引发的孤独感与隔离感;论文答辩与求职并行的学业高压;从“学生”到“职场人”身份转换的认知失调;因过度自我苛责导致的完美主义倾向;以及“简历石沉大海”衍生的就业焦虑。

压力破局:从认知重构到行为干预

在“压力调节”模块,冉璐老师提出“一法一术一练”的方式破解压力。

“一法”为目标锚定法:将模糊的“找到好工作”拆解为“每日投递5份简历”“每周完成3场模拟面试”等具体动作,以可量化目标缓解迷茫感;

“一术”为期望管理术:结合行业薪资报告调整心理预期,“首份工作≠终身职业,成长性比起薪更重要”;

“一练”为缺陷接纳训练:通过“最尴尬面试经历”小组分享,引导学生理解“试错是成长的必修课”。


朋辈对话:职场新人的破局之道

活动特邀2024届毕业生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李长林同学(现就职于深信服科技)进行云端分享。李长林学长以“职场第一年生存实录”为主题,剖析三大核心挑战:身份转换期的心理突围:从“实验室主力”到“需求文档撰写者”,需克服“价值感落差”;薪资期望的动态管理:通过考证、参与重点项目实现“入职半年薪资涨幅30%”的逆袭;加班文化的适应性策略:利用“番茄钟+任务分级”提升效率,避免无效消耗。

“凌晨两点的办公室,藏着无数新人的迷茫,但咬牙跨过临界点,就能看见成长曲线陡升。”他的真实故事引发线上学生共鸣:“原来大厂光环背后,是持续进化的勇气。”

就业赋能:如何缓解就业焦虑

面对“投递百份简历无回音”“面试后杳无音讯”等现实困境,杨德龙老师提出三步行动指南:

改变认知与自我定位:用“职业画布”工具梳理个人优势、行业趋势、岗位需求的交集点,明确“我能做什么”而非“我想做什么”;理解“求职是双向选择”,拒绝“被挑选者”心态,主动展现个人价值。

化焦虑为行动:将焦虑时段转化为技能提升时间,如每天花1小时学习岗位JD中的高频技能;建立“求职进度表”,记录投递企业、面试反馈、改进计划,用可视化数据对冲不确定性。

学会科学放松:音乐冥想:通过α脑波音乐或即兴哼唱释放情绪压力;用“压力气球爆破”“匿名树洞信箱”等方式安全疏导情绪;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促进脑啡肽分泌,快速切换身心状态。

“焦虑就像天气预报,提醒你要带伞,但雨不一定会下。那些已拿offer的学长学姐,去年此时也在被窝里哭过。”冉璐老师以温暖话语鼓励学生,“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

师生体悟:

心理压力疏导的关键在于赋能而非说教。通过“职业画布”“番茄钟”等工具,我们帮助学生将抽象焦虑转化为可执行的行动模块。曾有一名学生在“缺陷接纳训练”中袒露群面失利经历,最终通过模拟复盘斩获心仪offer。这让我坚信:真正的教育是点燃一盏灯,让每个孩子看见自己暗夜中的微光,并学会与之共处。

全生异科导师 杨德龙

学长的“任务分级法”让我醍醐灌顶!以前总被加班传闻吓退,现在我会用四象限法则区分工作优先级,效率提升后甚至能准点下班。最触动的是“焦虑转化行动”理念——我把刷短视频的2小时改为Python学习,两周竟完成数据分析入门项目。原来打败焦虑的不是鸡汤,而是具体到分钟的行动刻度。

廊桥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金贵川

文字:杨德龙

图片:杨德龙 冉璐



Copyright ©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渝ICP备12002696号-1